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捉蛇

3星期前
(麻坡30日讯)蛇年家中有蛇来“拜年”?不怕不怕,武吉甘蜜志愿消防队随时待命请“蛇君”离开,为你守护家园平安。 一直以来,家中除了有亲朋好友到访,偶尔也会迎来不速之客,相信许多人在面对这种突发情况,尤其是蛇出没时,一般都会感到害怕。 捉蛇占去年总出勤69% 成立近40年的武吉甘蜜志愿消防队,在2年前了解到居民的需求后,正式将捉蛇列入任务中,更在去年协助居民处理27宗蛇入屋的事件。 志愿消防队的活跃队员有约10人。每当接到居民的求助,他们就会至少2人一组迅速出动,带着专业工具赶赴现场,协助居民解除危机。 他们捕捉的蛇类以蟒蛇居多,也包括黑蛇、草蛇,甚至还有误闯民宅的四脚蛇,而他们的积极回应和助民解困的精神,赢得居民的信赖和感激。 不说不知,该志愿消防队的任务还包括灭火、赈灾、拯救受困小动物、灭蜂巢及协助清理工作等,其中,捉蛇就占了该队去年总出勤任务的69.2%。 林金耀:欢迎年轻代加入 该志愿消防队主席林金耀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披露,该队队员其实早在多年前,偶尔有协助居民捉蛇,惟并没有纳入常规任务。   “直到2年前,我们了解到武吉甘蜜地因被树林环绕,常发生蛇入屋的事件,而本地华裔居民在联系消拯局时,又常遇到沟通问题,所以我们决定把任务范围扩大到捉蛇。” 如今,该队每出一次出任务,包括捉蛇后,都会将照片或视频放上社交平台,让更多人知道该队的服务,以便在必要时能联系他们。 林金耀坦言,由于该队活跃队员的平均年龄是40多岁,最年轻也已37岁,所以希望借此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该队,一起服务社会。 “我们每次完成任务后,看到居民安心,我们就感到满足,而居民的道谢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与认可。我们守护这个社区,为居民解困,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到消拯局学习捉蛇 为了更好地展开捉蛇任务,武吉甘蜜志愿消防队特地到消拯局学习,了解捉蛇时要注意的事项、所需配备,如何辨识毒蛇及如何善后等。 武吉甘蜜志愿消防队大队长杨闻隆表示,捉蛇的配备包括蛇钳、用于捕捉体型较大的蛇的绳索套杆、防护手套、护目镜及装蛇用的袋子等。 保护自身安全为优先 他解释,如果是无毒的蛇,例如蟒蛇,捕捉过程就较为简单,只需2人分别捉着蛇头与蛇尾,再放入袋子里即可。   “但如果是毒蛇,我们必须更加小心,防止被蛇咬或毒液溅入眼睛。保护自身安全非常重要,否则原本是要去帮人,却变成要别人来救我们。” 因此,当接到求助电话,该队都会先了解蛇的特征,以初步掌握蛇的种类,然后嘱咐求助者与蛇保持安全距离,并留意蛇的动向,该队队员将尽快赶到现场。 林金耀分享道,曾有居民发现睡房有蛇后,紧张地跑出睡房及关上房门,再联络该队求助。 “我们到达后找不到蛇,只好把房内的东西逐一移到房外,却还是不见蛇影,我们只好再把物品移回房里,才发现蛇藏在一个袋子里。” 无毒蛇放归大自然 另一次经历是,队员在求助者睡房翻遍每个角落都找不到蛇,最终才发现一条体型较小的草蛇躲在床架边沿,居民也连声道谢,指若蛇没被捉到,他就无法睡觉。 “这两次捉蛇都耗时超过半小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居民留意蛇的去向,方便我们迅速捉到蛇。” 至于蛇被捕后,会如何处置?林金耀坦言,根据作业标准,无毒的蛇将被带到远离住宅区的树林放归自然。 周扬阳:战胜恐惧 为民服务不退缩 无论蛇出现在住家范围内的任何地方,如屋檐、天花板、庭院、树上或屋内任何角落,都难不倒武吉甘蜜志愿消防队。 然而,这些英勇的志愿消防队员,在开始时并非人人都这么勇敢,一些队员甚至对蛇感到恐惧,直到数次任务后才慢慢克服心理障碍;该队副文书周扬阳就是其中一人。   自小怕蛇的他从来不会主动接近蛇,更没想过捉蛇;而多年前在上厕所时,头顶上出现大蟒蛇的经验,更加剧了他对蛇的害怕。 因此,当捉蛇成为志愿消防队的任务之一,他唯有观察及学习队长如何捉蛇,增加与蛇相关知识,经过4、5次的从旁协助与学习,他在做好心理准备后,才敢捉蛇。 “我知道每当我穿起制服及拿起工具,我就不能后退,因为求助者比我们更加害怕。” 他同时强调:“我们不是专业的捉蛇高手,只是多了一份勇气,帮助居民解决当下的问题。” 无论如何,武吉甘蜜志愿消防队希望在蛇年,居民都能平平安安,也希望蛇不再出没在住家或其他建筑单位。      
3星期前
4月前
5月前
(新山3日讯)柔佛州消防与拯救局接获捉蛇投报电话不会轻视,反之会列为紧急投报,第一时间调派消拯员赶往现场处理。 柔佛州消拯局副局长(行动组)阿兹米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说,消拯队把捉蛇投报规类为像火灾等紧急事件,因为不知蛇是否与人同处一室、蛇有没有毒。 他表示,每当接获捉蛇投报电话,消拯局指挥中心会通知负责辖区的消拯局派员处理。 他说:“要是一个地区同时有两宗捉蛇投报,若负责辖区的消拯局有足够人手,那么可同时派员处理。” “若负责辖区的消拯员都已出动,指挥中心会通知最靠近投报地点的消拯局派员处理。” 他表示,消拯员从接获指示、著装到离开消拯局,前后不到1分钟,若投报地点在方圆10公里内,消拯员要在10分钟内抵达。 “然而,消拯员在前往事发地点的路上可能会有许多状况,如上下班时间交通阻塞、沿途有许多交通灯等,这些都会拖慢消拯员抵达的时间。” 阿兹米表示,从今年1月1日至4月17日,柔佛州消拯局共接获897宗捉蛇投报,其中1月有281宗、2月有215宗、3月有262宗、4月1日至17日有139宗。 他说,1月和3月接获的投报宗数有些高,因为1月初还属雨季,很多地方发生水灾,蛇因栖地遭水淹没而“迁移”至住家等地方。 他表示,3月则因气候转变,天气变得炎热,蛇无法忍受高温,于是离开栖地寻找更适宜的藏身处。 他说,在897宗捉蛇投报中,峇株巴辖县占最多,有292宗。 “其他县依序是新山县148宗、哥打丁宜县98宗、笨珍县94宗、昔加末县89宗、东甲县75宗、居銮县33宗、丰盛港县27宗、古来县21宗、麻坡县20宗。” 柔佛州消拯局捉蛇教官诺列米指出,消拯员是用蛇钩、蛇钳和蛇套来捉蛇,绝不能徒手捉蛇,而就算有手套保护,消拯员还是有可能会受伤。 他表示,蛇钩、蛇钳是用来控制和限制蛇的行动,蛇套则是用来套住蛇头部份,避免它们攻击消拯员。 他说,装蛇的袋子分为透明和不透明,透明袋子主要是方便观察袋中的蛇是否要攻击消拯员,因为蛇就算隔著袋子,还是会攻击人。 他表示,体积大的蛇如蟒蛇就会装入大袋子。 “我们捉到蛇后会带返消拯局,然后联络国家公园及野生动物保护局,以派员来接收和处理捉到的蛇。”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