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教学

3天前
1星期前
4星期前
“老师,你为什么要做老师?”唉,又来了,这个问题。 我从没想过成为一名老师,这一点我非常确定。大学专业,我考虑过各种各样的职业,医生、植物学家、编辑……唯一不在考虑范围的是老师。老师是所有长辈都希望我走的退路,可年轻人毕竟心中还有一腔热血,所以我说,让我去别的地方试试吧。如果其他地方都容不下我,如果我终于碰壁,从理想主义者成了现实主义者,那一天,我会去做老师。 我清楚,对于教学,我是从来没有热忱的。凭着“忍”的本事,我可以度过一天、一个月、一年,但是5年、10年、一辈子呢?也许说不定在某日我豁然大悟,发觉原来做老师的意义,但谁又能保证我不是妥协于公务员的福利,或只习惯了一切,再无力对一切反抗?一个没有热忱无法负责的老师,最对不起的还是那一群孩子吧。 我也曾经是学生。中学的时候,偌大的学校,面对无数的老师,摸着良心又大逆不道地,我必须坦言,并不是每个老师都会教书。初中二的数学老师,第一次进班时问班上多少学生在课后报名了补习班。在茫茫高举的手中,老师略过了我,朗声宣布既然大家都有补习,那就不用教啦。那一年的数学课,我靠着抄同桌的答案度过。无数个炎热的午后就着窗,阳光洒落在作业上,每个数字是如此醒目,一个个下午在解不出题的委屈与哭怨悄悄储存在心,成为难以抹去的阴影。我自此痛恨数学,即便此后我的数学科成绩是全级最佳;我羡慕、嫉妒所有能够上补习班的同学,怨恨过为何偏偏是这样的老师。 中二以后,遇到类似的老师也不少。有不相信我,所以在年度会员大会决议后,又私下请我撤去学会副主席一职的老师;有当着全班人面,对着我成绩惊讶地说“你居然拿A”的老师……当下总觉得委屈,认知笃定信念说服自己老师应该不是像他们般,可即便拥有这般认知,也难以完整地抹平一切伤害。嘴角微微上扬的回应,只有自己知道实际上耗尽了多少力气。 可我还是回去了。几乎没有犹豫,去和母校申请就地实习。是苦了一群孩子,要面对一个只因为各种划算的老师。回家乡实习划算,回忆自己的少年勇划算,下午两点放工、周末不上班划算……只是告诉这些孩子这个事实,未免有些残忍。他们眼里有星星,他们值得美好的童话。他们要的答案是浪漫主义,我的现实主义是扯破童话的巫婆。对着那些澄亮的眼睛,我转身在白板写字,一边回应:不要问废话,都给我认真听课。 太讽刺——中五那年国语老师进行志愿“民调”,只一位同学坚定地说要成为老师。国语老师是个五十出头的大叔,长裤衬衫偶尔领带,讲话调子高低起伏,铿锵有力,像保险代理,像市场的推销员,像激励营讲师,唯独不很像老师。他低头略露出镜框后的眼睛,不知是镜片的阴影还是真实的眼袋,俏皮的双下巴,不屑玩笑中有几分认真道,你们看啦,以后你们这里一半都会变成老师。好像还真的给他说中了,虽然一半的数量夸张了些,但毕业后报读师范的绝不止一人。噢!看来他还像预言家。 那一天是着了魔了,我把预言家老师的话重复了一遍,我猜是也许我当时也用了笃定的语气,反正听起来肯定讨厌。中三二班的道德课,因为教学进度超前,想想不妨和这群孩子说说志愿的事,毕竟确定方向这种事无所谓早的。我说着说着上瘾了,来来回回重组了几次同样的信息,再添油加醋地给他们普及各种老师的划算。最后一次,后排的一位学生用挺大的声量冲我喊了一声。朦朦胧胧中是他不满地说,老师你哪里可以这样讲。现在想起,还是不晓得该怎么反应。那孩子的母亲其实也是老师。 实习里其实哭了无数次 果然我成为了那种最可恶的老师。实习结束之际,和学生道别,班上哗啦啦的起哄,甚至早在几个星期前已经有学生问起“老师你什么时候走”。那眼神闪着期待的光。忍着难堪,心中有无限的委屈。回望整个实习,自己究竟也勤勤恳恳,自觉配得上尽责二字。可到头来被问起与学生的相处,竟得强颜欢笑解释——还挺好啦,就这样咯。 最后一天,回到中三二班。办了一个“写给未来的自己”活动,承诺他们会在他们中学毕业后寄给他们。从来闹腾的班霎时静了,忙忙碌碌地写起明信片来。我就在课室里打转观察,在钟声响起前与他们道别。又是那后排的学生,冲着前方喊了一句:“老师做什么要走,做什么又要换老师!我会想你的诶!”我望着他的眼睛。清澈的眼睛里或许有几分玩笑,有抱怨,但应该也有几分认真。就像在回家后,我翻看那一张张明信片,偶然读到有几张字歪歪斜斜、别扭地写谢谢你老师;痴迷篮球的孩子画了一颗篮球,备注:NBA邀请函,收件人是我的名字。 一个月后大学的实习口头汇报会上,评委老师笑着说你的实习好像很开心,刚刚的汇报一直笑着。总不能在汇报时大吐苦水吧——实习里其实哭了无数次,有时被学生气哭,有时觉得一切努力归了虚妄。只是一切故事酝酿成的句点,是阳光明媚的早晨,校长回答:“你肯去学,你有知识了,你肯接近学生,不计较,这就是老师了”;是隔着玻璃门,导师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是一份良心工作啊”;是学生偷偷放在我办工桌上的纸星星;在我说再见时偷偷塞到我手心的一颗糖……默默不语的明信片。 就为了那几分的认真,其实实习老师,都挺好。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新山18日讯)2023年,宽柔学校迈入一个世纪的第一个10年,今年庆祝111周年,也是踏入100年后第二个10年的开始,新山宽中校本部在掀开历史新页的此刻,也将站在扎实的办学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寻求改革与突破。 新山宽中校长黄慧珠坦言,在这个传统文化与人工智能激烈撞击的时代,独中教育所面对的挑战是,既要坚持深厚人文底蕴的传承,又要加速孩子们应对AI科技时代竞争力的培养,有鉴于此,宽中的当务之急,就是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 “去年,宽中董事会带领行政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策划,并毅然宣布在今年推行教学体制改革计划,同时,配合改革计划而实施的5天上课制,我们的态度是坚决和明确的。” 她今日是在宽中校本部举行的校庆活动上致词时,如是指出。 黄慧珠接著以新山宽中校本部为例,指该校已策划将高三年段一年4门的学分选修课,从明年2025年开始扩大至高二年段,同时,学校也在高一开展了另一个新的课程改革项目,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我们的理想是,在不久的将来把学分选修课推展到全高中年段,而初中年段的学生则必须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她续指,校本部也在所有的学科推动素养教育课程,鼓励老师们勇敢跨出应试教育的舒适圈,开发跨学科、跨部门和跨领域,即更灵活、更实际和更有效的课程。 除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之外,她说,学校也推动校外教学活动,加强课堂上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上的联系,并促进学校和社会的连接,从而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 “今年,我们也展开小学服务计划,配合小学的需求,我们带领学生到小学去提供学术、学艺或服务性质的带动课程,加强中小学的联系之余,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她指出,为了让学生能在教学体制改革下的各项新课程中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校方也实施了5天上课制,培养学生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实践的学习方式,加强在未来时代中的竞争力。 宽中董事长郑振贤形容,“111”的每个“1”其实各具代表性,比如第一个“1”是指历届董事、校长和老师,第二个“1”是新山的华团如新山中华公会和五帮会馆,第三个“1”是指宽柔基金会、宽柔校友会等,3个1皆为支持宽柔学校的中流砥柱,而他认为还有一个隐形的“1”,那就是每次热心参与义卖活动的商家和学生们。 他赞扬宽中校本部扎下了稳固基础,以致后来延伸了宽中古来分校和至达城分校。 令人欣慰的是,他说,至达城分校明年也将迎来首批高三生年段的学生,这也意味著该校将成为一个有完整年段的学校,这是各方努力,一步一脚印达致的成果。 另外,郑振贤也提及,配合宽中三校于今年展开的教学转型计划,宽中也将调整教职人员的薪资。 “我们明年将提前调整800名教职员的薪资,即同步调涨7%。随著薪资调整,意味大学学士毕业的基薪,可从原来的3550令吉增加250令吉至3800令吉,到了2026年执行完整的调薪,相关基薪更可调高至4000令吉。” 宽柔小学五校董事长黄剑锋指出,从1819年槟城五福学堂创立至今,华文教育在大马这片土地已经有205年的历史。 他说,宽柔学校是于1913年创校,作为华教发展历程的一部分,也肩负起华文教育的传承重责,成为马来西亚华教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全球华文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华文和华语在国际上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这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同时,他认为,华文在科技、商业等多个领域也展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价值,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世界在迅速变化,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作为华教工作者,我们必须以广阔的胸怀和坚定的信念迎接新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宽柔百年历史所承载的创校宗旨与初心,正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与使命。” 出席嘉宾包括:宽中副董事长拿督陈益昇、前任董事长林俊民和童星存、至达城分校校长郑美珍;南方大学学院董事长拿督陈洺臣、校长蔡润煌;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等。 特别一提,今次,宽中姐妹校台湾高雄市立高雄高级中学的16名学生也在2名老师的带领下,跨海前来参与宽中校庆活动,一行人较后也参与了拔河比赛,与宽中学生建立跨国友谊。 配合宽柔学校111周年庆,新山宽中今日也举行了宿舍郭郑格如楼的翻新落成剪彩仪式。 担任剪彩主宾的郑振贤披露,该宿舍是于2001年启用,距今23年才耗费290万令吉翻新,主要是为了提供更好的环境让学生得以更专心学习。 他透露,翻新前,学生宿舍并没有冷气设备,但考量了天气炎热,翻新后的宿舍房间都具备了冷气。 据了解,宿舍的旧设施也在今次翻新工程中被更换掉,例如学生原本使用上下铺并共用书桌,但新设施让学生拥有各自的学习空间。 目前,宽中校本部宿舍预计有逾200名住宿生。 除此,在宿舍的对面,郑振贤说,董事会也将所购置的两块地开辟为可供老师使用的停车空间。 他说,过去教师们不容易找到地方停车,如今新增设的停车场可提供100个停车位,方便很多。
6月前
理论讲太多体验做太少、老师唱独角戏缺少互动、内容空泛没有深入探索、急着教完但是没能教会、课程有趣但是没有效果、没能察觉学生的内心状态、重点太多等于没有重点…… 这是教学上最常犯的问题,怎么办? 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强调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参与式学习的重要性,要有效提升学生体验式学习,让老师们在课堂上设计玩的机会,董总学生事务局于7月6至8日主办,马来西亚体验教育学会联办“华文独中体验教育引导师研习课程”,8所独中16位老师借由一次“玩中学”,投入到各项活动或游戏,从玩中学习思考和探索。 老师们在这3天的培训课程充满喜悦和智慧,不再接受填鸭理论知识,回到原来教学现场,而是透过各种活动和游戏,去体验抽象思维或概念化,进而实践在教学上。 “同庆老师把我们当学生,在培训课程上让我们直接参与,从中看到感受。”槟城菩提独中技职处助理李家盏表示,过去培训课程以理论为主,结束后需要靠老师自己去消化吸收,把学习融入教学,但是这一次老师身分转化为学生,在玩中体验回应默契、学会说故事、小组限时讨论、引导架构认识等等。 授课老师是财团法人管理高尔夫教育基金会执行长黄同庆,他是马来西亚体验教育协会、救国团探索教育中心、北京中关村体验教育协会等4个机构引导师认证系统参与者。他表示,体验教育强调体验和反思。透过游戏设计让老师们通过感官去感受,达到自我了解,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与想法,从中反思并引发自己的改变动机。 爱尔兰诗人叶慈(W.B.Yeats)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一般都是“老师说,学生听”,尤其教科书上都是其他人经验,老师赶课,学生只能停留在表层学习——背诵课程。先让老师参与体验式教研活动,通过经验学习,可以帮助老师将学生带进更深层次的理解。 “现在的孩子接触太多电子产品,对学习没有什么意愿和动力,而我们教育系统还是停留在填鸭式教学。”培南独中教务主任郭书麟坦言,时代变了,孩子变了,教育也要学着变。太多理论无法“深化”,也无法“消化”,这一次体验教育课程打破传统理论授课,让他从活动中玩出教育。 因“脑”施教,找回学习主动权 现在是一个“大脑博弈”的时代,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认知。外界充满诱惑,为了帮助孩子找回学习主动权,让老师们认识大脑发展规律,黄同庆透过活动介绍大脑功能分区,包括额叶(判断)、颞叶(听觉)、顶叶(触觉)、枕叶(视觉),过程不断重复让老师们印象深刻。他提到,感官运用越多元学习效果越好,大脑更能记住有意义的人事物。 吉隆坡尊孔独中活动处助理林美嫈表示,透过认识脑科学开始,可以更好理解学生在记忆、注意、思维的学习过程。例如,青少年时期的发育迅速是在前额叶,如此老师就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创新和批判能力。 学习反思 引导架构中的教学实践 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将教育定义为,经验加上反省,等于学习。在体验教育课程上,透过各种活动和游戏设计,如短暂的相遇、养鸡农、记者会、团队默契报数、修护计算机、演化论、扑克反思,让老师们在不断重组与改变过程,将这些经验转为知识、技巧或态度。 为何要引导反思?黄同庆透露,反思是要学员学习分析整个经验历程,并学会统整能力;让课程中的体验能够更深植人心强化记忆;连结课程经验与实际生活;协助学员澄清想法,并把想法转化成图像;让体验有更好的结论等等。 目前是巴生中华独中辅导副主任的郑美怡,看过台湾体验教育推动者谢智谋老师编撰的体验教育书籍,在教学上都有套用书中学到的体验教育方法,但还是欠缺教学效果,直到这一次自己参与课程后,学会如何引导反思,才发现这些引导反思背后是有理论的,不是随便提问,有了很大收获。 为了让教学上达到更好效果,这一次课程贵精不贵博,黄同庆表示,没有一种引导架构真正完美,但没有架构犹如汽车没有方向盘,所以让老师们专注在学3种引导架构,包括3W(What, So What, Now What)、PMI引导架构(Plus, Minus, Interest)、4F引导架构(Facts, Feelings, Findings, Futures)。 过去曾参与探索教育培训课程的吉兰丹中华独中理科主任吴颖瀚,这一次从黄同庆亲自示范如何将活动融入到教学中,特别有启发。他表示,对于感觉的陈述,复述他人的感觉,再引导把感觉说出来,这是他自己比较缺乏的部分。而作为班导师如何和学生谈感受是他目前比较缺乏能力,透过学习4F引导架构让他学会如何跟学生聊话题,对引导学生写周记有很大帮助,尤其现今学生写作能力越来越弱的时候。 马来西亚体验教育学会(MYEE)成立9年,由黄同庆于2009年将体验教育理念引进我国,并在2015年由一群来自不同领域工作者推广体验教育课程,并实行认证引导师审核认证。参与这一次课程的老师可以获得马来西亚体验教育研习课程结业证书,之后参与体验教育课程累计实习经验,可获颁“马来西亚体验教育引导师”专业认证资格。 最后,体验式教学为何如此重要? 黄同庆透露,真正能留在学习者生命中的,往往不是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而是学生自己所发现的意义。所以,使用体验活动进行教学的好处有九点,包括: 一、学生一起直接参与课程,二、肢体互动人机关系提升,三、刺激学生专注度与记忆,四、从活动中观察学生行为,五、借由活动引起课程意义,六、情景体验更好学习迁移,七、体验隐喻刺激多元思考,八、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行为,九、学习如何从经验中反思。 更多【新教育】: 化学师在学术与业界的科研创新 控场电竞解说员Reez Piu Piu 女性也能做“出圈” 科技教育引领数码化世界 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步伐 大马溜冰小王子方则诚 滑出一片天 
7月前
惊闻李乾耀老师辞世。天地不仁,英才何辜!又是一例。 乾耀算是我的学生辈,结识于南洋理工大学,当时他在中文系念硕士,修新马华人史,我又曾在李元瑾教授的课堂讲过一节,因此缘分而相识。他为人谦虚好学,行事低调,然处事极为认真,绝无空言虚语,谨言慎行四字可概括之。他常来我办公室闲聊,皆是礼貌之晤谈,有一次还赠我书法垫布,如今此物仍在我书桌上,睹物思人,何等神伤。那年他看到挂在墙上我的几件黄庭坚、颜真卿书法木刻,有惺惺相惜之意,他的好奇全是因为他对书法钟爱,又具篆刻情趣,对我不登大雅之堂的木雕,不厌之。后来竟撰文评介,实为谈论拙木刻作品的唯一文章。我读罢几分喜悦几份惭愧。 后来乾耀赴香港大学深造,临走前夕向我辞行,君子多礼,其容也恭。接着此去经年,天涯海角,不相闻问,人生经历各有变化。我辗转回来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任职,主管刚成立的中华研究院,陆续求才,以添师资。一日金宝校区林志敏老师提及何不联系李乾耀,我才知道他已经学成归国。于是邀他加入,他亦屈就受聘。他只在学校3年,却助我甚多。我一直津津乐道的是通过他才能获得饶宗颐题署“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墨宝。饶公乃一代大师,按近代中国有“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饶宗颐号选堂,于甲骨文字研究,亦斐然可观,因此,并称“五堂”。乾耀在香港大学业师单教授周尧先生,乃饶公挚友,因此结缘。单就此事,乾耀予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已经仁尽义尽。 2019年,我主办《历史慕羽》国际学术研讨会,邀各方学人赐稿。乾耀研究沈慕羽书法,论文为〈沈慕羽的楷书形体:正体规范与书艺别构的兼容〉,是一篇猛稿,后来马六甲沈慕羽书法文物馆把文章部分内容制作成看板,展览在馆中。其实马来西亚书法界获博士而具有学术成就者,唯李乾耀一人而已。 乾耀在拉曼大学任教并不愉快。制度使然,而人事之纠葛更是恼人。几乎每一位院里的老师皆深怀情绪,我至今仍思之心栗。他刚到位,排课主任便安排他在八打灵再也和双溪龙两地上课,后来远派到100英里外金宝校区,每周奔波来回数次,整整两个学期,又不断有新课目要他负责(他备课、教学认真,与一般懒散老师不可同日而语),后来承诺第三学期不排课作为补偿又没有实现,使到他极为疲惫,感叹“时不我与”,此地不可留,终于拂袖而去。我每次回想这段事故总感到极为自责,身为院长没有及时关注与纠正,部分归罪于我。 别后的第一次相遇 乾耀于是离开学术,更准确的说,是离开了学术江湖(浆糊?),而又不能不说是幸事。若有健全制度和正常环境,乾耀学术成就绝对可以超越同辈。他后来投身于“心象艺坊”,与夫人共创文化空间,稻粱谋无恙,而文化功德自可一颂。周美芬、严沛弦都是他的书法班学生。或许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项,果然,他并没放弃研究教学,在新纪元大学学院继续指导国际博士生。2017年他编选的《翠园书画集》出版,余购得此书;2022年又读到《马华文学与文化读本》收入他的〈彭士驎行书抒情性的文学涵养与文化底蕴〉,我短讯给他,说这是“文集里一篇特出的文章”。他回函透露,“在MCO期间,也完成黄尧的研究书写,尚未出版”。我再回曰,“太好了!努力的结果,令人欣慰。到时找个机会聚一聚”。2023年1月,我回到吉隆坡,相约数友,也一起邀约了乾耀。这应该是10年前别后的第一次相遇。他送我他最新的作品《楷书心经》,当天餐馆内高朋满座,我特别安排只我们俩人合照,以慰我心中青青子衿。 李乾耀(1967-2024),祖籍广东澄海,谦谦君子,为师风范;台湾国立大学学士,南洋理工大学硕士,香港大学博士;精通楷、行、草、隶,草书并荣获国际创艺联盟第一届国际展“十大优秀作品奖”;学术研究领域是“文学与艺术”、“先秦儒家与道家”。与余曾经是同修、同事、同道,有缘相遇,无缘相濡。他曾拟对联明志,“心据本源师造化、象超物外得环中”。造化有因,物外无相。他是乾坤一颗不惑之星,曾经光耀过。如今殒落,虽千人何赎!
9月前
9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1月前
1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