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晨运

晨运,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项日常活动。 我所居住的小镇,既没有天然的园林小径,也没有人造的美化公园,居民的日常晨运就是在住宅区周围步行或跑步。 我的晨运路线,可说是既喧闹又静谧的,因为前半段会经过早市和街道,后半段则行走在甘榜附近的小河边。早市和街道充满人气和活力,乡区河畔则是一片幽静的自然风光。 步入早市范围,马上感受到热闹喧哗的气氛。小贩努力兜售,居民细心选购,买者与卖者的互动焕发出一股生气勃勃的动力。遇到相熟的人相互打个招呼,彼此嘘寒问暖,三言两语之间也能感受到人间温情。就算是不相熟甚至是不认识的人,彼此点头微笑,也是一股温馨善意。 偶尔会遇到某个喜欢缠着别人大发伟论的人。此君曾经紧紧握着我的手不放,在确保我不能“脱身”的情况之下,滔滔不绝地讲述他那不着边际的课题!之后再遇到他时,虽然他老远就喊我并马上打开话题,我都以“哦哦是啊是啊”来回应,头也不回,快走为妙! 走过了热闹的早市和街道之后,转入一条通往甘榜的道路,沿着一条小河继续步行,就这样从热闹转为幽静,穿越了两个对比强烈的环境。 小河并不十分清澈干净,但是在朝阳的照射之下也算得上是一幅幽美的画面。四周也没有绚丽的风景,但是在边走边看之际,偶尔会发现一些奇花异草,掏出手机拍下来与朋友分享,也是一件乐事。 河边长了一棵茂盛的九重葛,当它开满艳丽花朵,一株红花绿叶搭配着蜿蜒小溪,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虽然如此,河边路面的风光却大煞风景,因为整条路上布满了“黄金”,间中还配搭了一些“白银”!这满路上的黄金白银,不但没有人要捡拾,还要步步为营免得踩踏上去,因为这些黄金是牛粪,白银是狗屎! 我突然心血来潮,为这种特殊的“乡下风光”作了一副对联,分享在脸书上自娱娱人:     黄金白银撒大地     红花绿叶伴清溪 走过了静谧的河边小道,又回到喧闹的街道,又是一番早安早安你好你好,身心皆暖地走回家去。 所以,我晨运的路线,有喧闹,也有静谧;有人文,也有风景。
2月前
不用再上班的日子,我一样早起。 是为了赶在阳光炙热烫肤之前,好好走一趟暖暖清爽的晨路;是为了在余生岁月,不辜负上天恩赐的每一个尚能走动的脚步。 我家小区出口处是个岔口。 朝右步行,就能深入一座隔离闹市的马来村庄。随着务农季节更替,或可见一亩亩青绿的禾苗或可赏一阵阵随风起舞的金黄稻浪。晨曦下的村庄几乎没有交通噪音,偶尔有会戳破宁静晨光的鸡啼。或许是马来村庄吧,狗儿也有分寸,不入禁地。我的晨走从没碰过野狗,猫儿倒是处处可见。这是一条叫人可以安心前行的晨路。 村庄内四处还有很多岔路。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探入其中一条岔路时,随着两旁野草的小石子路的尽头走去,突然一座皇宫式的别墅出现眼前,完全和附近简陋的马来屋宇格格不入。好奇心牵着我情不自禁的脚步走近豪宅的篱笆大铁栅,篱笆不是密封视线那种,从篱笆铁栅望进去,中央一座豪宅被一大片的绿草坪环绕着,草坪绵延起伏,深具那种可以玩几杆高尔夫球草坪的气势。我忍不住暗忖,是哪个高官显要竟然如此低调,把自己的小皇宫窝藏在这淳朴默默无闻的村庄啊? 终于有一次让我们发现草坪上有人踪。一位马来大叔在打理草坪上棕榈树的残枝落叶,看到我们在篱笆外就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我趁机探问憋在心里对这豪宅的好奇。他竟然盛意拳拳地打开铁栅邀请我们进入参观! 马来大叔是园丁。原来主人是皇宫的前御厨,退休了移居国外,把这豪宅给了孩子,但孩子却不愿住在村庄旮旯,决定出售这豪宅。因为高昂屋价,迄今无人问津。 三层楼豪宅内大大小小房间十多个,还有一个小阁楼。屋内隐隐透出一股令人窒息的霉味,昂贵的家具都蒙尘了。每一扇门窗都被紧紧关闭,几乎不留一丝缝隙,隔绝了外头的阳光,亮了灯也驱散不了屋内的阴沉。园丁说这样容易管理,隔离户外一切蛇虫鸟兽入住。 是年久失修,抑或空无人烟太久,纵有再豪华壮观的外壳,里头尽是沧桑和悲凉。 过后的晨运,我偶尔还会绕进这条岔路,探一探这栋寂寞的别墅。岔口朝左的路况或有惊险或有忌讳,却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向。 首先,会经过一座围墙已倒塌的废弃泳池。每次经过,我都会提高警惕地环顾四周,再沿着泳池对面的沙路前行。那废置的泳池用雨水滋养着它仅存的尊严,旋转在半空的泳池滑道像过气的舞者,身姿再曼妙也无人青睐。听小区的居民叙述,这泳池是早年当地人的美好消遣之处。自从发生溺水命案,它就步上结业的厄运,被银行拍卖后,多年来无人管理,任由无情风雨把很多人的美好记忆渐渐腐蚀。我常常会看到大大小小的四脚蛇出没,我想那泳池早已成为蛇虫繁殖的温床了。 为坟场里头的朋友祈祷 继续向前走,会经过一座基督教和天主教坟场。 有个朋友曾经问我,因为这座墓地,她猜想,我家一定很少访客吧?因为要进入我们这个小区,就要经过这座墓地,而她就是其中忌讳经过坟场的人。我想,这是很多人最后在世的归属之处,一切肉身皮囊最终尘归尘土归土,应当尊重不用回避。我走在坟场围墙边的小路时,会为里头的朋友默默地祈祷,希望天父怜悯,好让每个灵魂都得以安息主怀。 经过了坟场,就是兵营。绕着兵营围篱外绿油油的长路走下去,会抵达我退休前就职的学校。听到偶尔的郎朗读书声,心情特别欢喜,感恩过去美好的教学岁月滋养了我如今静好的余生。 左转右转的晨运路,像极一条条起起落落的人生路。 深知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路。我深深相信天父安排的所有逆境,都会在我们能力所及之下,磨炼我们的心志,继续让我们昂首跨出下一步顺遂的生命旅程。
2月前
2月前
4月前
5月前
6月前
(新加坡10日讯)两名老朋友开车外出,负责开车的89岁男子载着90岁友人到公园晨运,疑错踩油门,车子在停车场疾速冲向3辆停着的车子,2名困在撞上斜坡的车内,热心公众联手将他们救出。 这起交通事故发生于本月8日早上约7时45分,地点是宏茂桥1道的碧山—宏茂桥公园停车场。 89岁司机和90岁乘客受困 89岁的洪姓男子驾着车载90岁的朋友到公园,准备进入停车场前不知何故失控冲向停在旁边的一辆汽车,前面的另外两辆车也受波及。 当时,一个拉伸操团正在附近晨运。一行人听到巨响赶紧上前查看,发现肇事车子安全气囊弹出,89岁男司机和90岁前座乘客受困时,众人第一时间拉开乘客座位的车门,联手把他们救出。 两人当时已吓得瑟瑟发抖,89岁男子更一直表示想回家。公众拨电呼叫救护车的同时也联络上他们的家人,并且不断跟两人对话,安抚他们的情绪。 其中一辆被撞车子的车主,是“东方比利拉伸操”的团队负责人陈玉娇。 她受访时说,星期六公园人多,停车位已满,她把车停在双黄线上,心想做完操就离开,岂料做了30多分钟体操后听见撞击声响。 陈玉娇到停车场查看,发现她的车已经被撞。然而,在得知另一辆车子里有人受伤时,她顾不上自己的车子,跟着团员们一起展开救援。 “看到前座两个安全气囊弹出,我们就知道不妙,结果真有两名老人家受困。团员先把前座乘客救出,跟着发现驾驶侧的车门打不开,只好从乘客侧车门把他抱出。” 众人事后搬来椅子让两人坐下休息。两名老人家都受了伤,89岁的男子左额头肿了一个包;乘客后脑勺受伤流血,左膝也擦伤。 陈玉娇一行八九人联手,在救护车抵达之前及时救出两人,并安抚了他们的情绪。救人群众中,最年长的团员已92岁高龄。 “男驾驶明显受惊,看起来很懵,一直说要回家。我的92岁团员一直握着他的手安抚他,直到他把儿子电话给我们。车子被撞的另两名车主不久后出现,他们也是晨运客。” 陈玉娇说,她深深地被团员们分工合力、齐心救人的精神感动。 “这两名老人家是公园常客,我们常打照面,只是没搭过话。我很骄傲大家能够发挥互助精神救人,我把这件事发到社交媒体后,大家也纷纷点赞!” 89岁男子身体状况佳 退休后一直独自开车出门 89岁男子的儿子洪先生(49岁,补习老师)在电话里告诉《联合早报》,他父亲已经出院,身体还是很虚弱。 “自从退休后,父亲无论见朋友还是出门吃饭,都一直习惯自己开车。他虽已高龄,但身体硬朗,视力完全没问题,生活还是很活跃。” 他也说,意外发生后,家人对于父亲今后的出行会更谨慎,尽量安排家人接送。 “我想借此机会向帮助父亲的公众表示谢意,多亏了他们,父亲才能及时脱险。” 新加坡警察部队在向《联合早报》证实这起交通事故时说,89岁男司机和90岁男乘客在意识清醒下送院,男司机目前正在协助调查。
8月前
焦点社区:峇株巴辖莲花湖休闲公园 峇株巴辖莲花湖休闲公园近年来陆续展开美化工程,但依然出现走道地砖损坏、游乐场设施和健身器材受损及厕所卫生欠佳等问题,令晨运客怨声四起。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获悉,峇株巴辖市议会于2021年耗资约40万令吉,在公园内展开铺设走道地砖工程,但这些地砖在过去两年多来多次受损,并曾导致晨运客失足跌倒。 当局铺设具有3D视觉效果的Y字形连锁砖,相信是为了配合公园的名字“Tasik Y”,但却被民众批评是“华而不实”,而且容易损坏,反而不如原本的方形地砖耐用。 上述Y字形地砖出现衔接不良及凹凸不平的情况,而且位于人造湖旁的一段走道更因泥土流失,已有多处严重凹陷损坏,威胁到晨运客的安全。 此外,莲花湖休闲公园的一些儿童游乐场设施及健身器材已损坏,游乐场地面的踏脚垫也已受损,必须更换及重修。 一些民众也投诉公园内的厕所服务,每次如厕须付费50仙,但却没有做好清洁工作,常常传出阵阵臭味而为人诟病。 晨运客张胜全(67岁)表示,公园内高低不平且严重凹陷的走道,容易导致民众跌倒,所以一旦受损就应该立刻维修以策安全。 他说,公园内的排水系统欠佳,雨后走道非常湿滑,若连续几天下大雨,湖水可能满溢出来,造成湖边的走道布满泥泞,影响民众步行或跑步。 他指出,莲花湖休闲公园是峇市唯一的休闲公园,每天人潮众多,希望当局能够定期维修受损的设施,以造福民众。 晨运客蓝心福(68岁)表示,市议会必须做好监督及管理工作,并确保工程的品质达标,才能避免走道受损的问题一再重演。 他认为,当局更换新的Y字形连锁砖后,虽然看起来比较美观,但却出现地砖衔接不良的情况,反而不如原本的方形砖耐用。 “这次走道地砖已经坏了几个月,但当局却迟迟没有重修,其实重修走道只是小工程,不应该一再拖延。” 他也指出,自从公园的厕所更换新管理员之后,卫生水平大不如前,希望当局能关注此事,让民众获得更好的服务。 “公园内曾发生大树倒下的事件,如果压中行人,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当局也应该主动砍伐一些‘危树’,不应该用铁架支撑倾斜的树木,以免发生意外。” 峇株巴辖第20区市议员戴华光表示,市议会预料将在下个月耗资25万至28万令吉,重修莲花湖休闲公园损坏的走道,并增设两个彩色地标,进一步美化公园门面。 他说,上述两个地标将设置在正门入口处及另一个停车场的入口处,地标长度为7公尺,高度为2公尺,并以莲花湖休闲公园的名字“Tasik Y”作为主题。 他指出,公园凹陷损坏的走道将会重修,照样采用原本的Y字形连锁砖,同时也会设法解决泥沙流失的问题。 他说,当局也将在人工湖与大水沟之间增设一段500公尺的柏油路,以在日后方便罗里及施工车辆进出,进行修剪树木工作或是其他维修工程。 他透露,市议会重铺Y字形连锁砖的工程已超过保证期,无法要求之前的承包商负责,所以必须委任新的承包商来进行重修工作。 他指出,市议会预计6月中就可动工重修走道,如果工程进展顺利,有望在16个星期内完工。 “我也会要求当局尽快拨出款项,重修儿童游乐场损坏的设施及健身器材,并处理一些危险的倾斜树木及改善厕所的卫生状况。” 行动党帆加兰州议员颜碧贞表示,她已在柔佛州议会会议上要求州政府拨款提昇莲花湖休闲公园,并建议当局“绕道”重建人造湖旁的走道,才能一劳永逸解决走道损坏的问题。 她说,上述走道于2000年损坏后,当局2021年拨款重修,不料2022年重修完成后,公园又面临两次水患,过后走道一再受损,重修后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我在公园晨运时,曾亲睹一名妇女在走道步行时跌倒,所以去年底已向市议会投诉,但当局因为拨款已用尽,表明今年才能展开维修工程。” 她指出,上述靠近人造湖的走道一再损坏,是因为靠近公园的集水区及排水口,容易出现地陷及泥沙流失的问题。 她认为,这段走道应“绕道”重建,与湖边堤墙保持一段距离,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我除了在州议会反映此事,也会在峇县行动理事会议上,与市议会主席磋商及寻策解决问题。”  
9月前
(新加坡9日讯)71岁男子晨运时遭脚踏车撞倒,抢救后情况危殆,家属忍痛拔管。 这起事件于3月6日清晨6时35分左右发生,地点是武吉知马路上段与旧裕廊路交界处。死者是71岁的孙世明。 死者儿子孙福平(45岁)告诉《新明日报》,父亲习惯每天晨运,范围大同小异,只是路线或有不同。他说,父亲当天如往常一样,到附近一带晨运,没想到却接到父亲被撞倒送院的消息。 他说,父亲被脚踏车撞倒,头部重创,脑部还出现血块,送院后必须立即开刀,整个手术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 “父亲的脑压飙高,原以为动了手术可以恢复过来,但却无法降到正常水平,反而持续增加。” 孙福平说,根据医生的说法,父亲动手术后的情况并不乐观。“医生有说父亲有脑水肿的情况,就算之后能存活,也会变成植物人。看到他这样,我们真的很心痛,我是家中长子,在和母亲商讨后,决定忍痛让他离开。” 孙福平的父亲最终在当天晚上11时23分离世。 父生前无病无痛 家属悲痛难接受 死者生前无病无痛,孙福平表示,家属难以接受事实。 “爸爸不久前才做体检,没有任何问题,也没有‘三高’,一个健康的人,突然遇车祸走了,我们真的很难接受。” 警方和民防部队受询时证实接获通报,意外涉及一辆脚踏车和路人,一名男路人在昏迷下被送往国大医院后不治,案件仍在调查中。 事发地没电眼 家人贴文寻目击者 孙福平说,由于事发地点没有电眼,为厘清案件来龙去脉及协助警方调查,家人因此上网贴文寻找目击者,希望还原事发经过。 “事情已经发生了,爸爸也走了,我们只想知道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对我们来说有个交代。” 据他了解,父亲是在晨运途中过马路时被一辆脚踏车撞上,当场失去意识。“脚踏车骑士也受了伤,根据他的口供,当时是‘黄灯’,他看到我爸爸要过马路,虽然已经刹车,但还是慢了。” 孙福平说,事发地点常发生事故,而当时也有路人帮忙呼叫救护车,只是不确定对方是否目睹事发经过。  
11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马六甲14日讯)马六甲家长教育行动委员会主席麦志坚表示,自上星期五以来,爱极乐植物园有3条不同的路径被倒下的树木挡住了去路。事隔3天,至今仍没有见到有关单位清理有关树木。 “尽管星期天是屠妖节,星期一也是公共假期。为何无人在星期六展开相关的清理工作?” 他说,作为爱极乐植物园的常客,本身对于管理植物园单位的懈怠态度,感到非常失望。 “政府对于提供人们便利性和和安全的休闲区,似乎毫不在意。如此,也会破坏甲州的形象。” 他说,正是在公共假期,会更多的人和有小孩的家庭,都会去休闲场所锻炼和娱乐。 “我认为,为了公众的便利和安全,以及保护甲州的形象,倒下的树木必须立即清理,即便是在公共假期。” 他说,本身亲眼目睹,多名不论是步行者、慢跑者,甚至是骑自行车和乘坐小车的人,来到树倒的地方,都被迫掉头离开,真是扫兴。 “人们甚至别无选择,只能用手拨开树枝,以便通过。” 建议设应急单位巡查 他说,有关当局应设有一个应急单位,会在每次大雨后检查倒下的树木和树枝,或者,至少每24小时进行巡逻检查。 “我认为,现在是时候设立一个相关的应急单位,还要确保员工轮流上班,以便在公共假期也能采取行动。” 他说,工作人员需定时检查和清理任何倒下的树木和树枝。检查是否有任何树木或树枝对人们构成危险。如果有风险,需立即告知公众不要进入。 “这并不是首次发生这种情况。去年7月,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故,有关当局花了很多天才展开清理工作。” 他促请有关当局不要等到发生事故后才急于亡羊补牢,确保使用者的便利与安全是当局的责任,希望管理层今天能将枝桠清理干净。  
1年前
(新加坡10日讯)晨运女每天在公园撒面包饼干,引来乌鸦、八哥和野鸡,引起当地居民不满。 住在榜鹅一带苏芒巷(Sumang Lane)第223A座组屋的陈先生(38岁,清洁工)告诉《新明日报》记者,过去半年来,一名看似三四十岁的女子每天会在早上8时到10时之间,到组屋区的游乐场运动。过后,她会留意附近是否有人,若没有人,她便会从包里掏出食物喂鸟。 据他观察,女子会绕着游乐场转一圈,随手扔面包、饼干或是饭,引来大批乌鸦、八哥和野鸡啄食,也造成环境不卫生。 陈先生说,这名女子相信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他多次向当局反映问题,但情况没有获得改善。 另外,他也指昨日早上8时许,从窗户发现女子依旧在运动后,从包里掏出面包喂鸟,不过这次还乱丢垃圾,把一个粉红色物品扔在地上。 由于他看不清物品,下楼查看,才察觉那竟然是女性使用的震动器,当下倍感震惊。虽然陈先生想上前质问女子,但担心对方反咬自己骚扰,只能事后举报女子乱丢垃圾。 曾有男子喂鸟被罚款 两年前曾有一群男子在公园喂鸟被罚款。 《新明日报》记者昨日走访时,发现游乐场附近的草坪有野鸡出没,周遭的草地也遍地垃圾,包括被人丢弃的纸巾、纸袋等。 陈先生指,两年前也曾有一群阿叔在游乐场喂鸟,事后被当局罚款,因此才消停,但近期又出现另一批男子喂鸟。 居民李女士(42岁,家庭主妇)也指出,虽然当局在游乐园设置告示牌,告诫公众不要喂鸟,但不时还会看到有人丢面包等食物。 频现高楼抛物 居民担忧 公园成为高楼抛物黑区,甚至有人把脚踏车丢下楼。 《新明日报》多次报道该组屋出现高楼抛物事件,近期也有一名29岁男子疑似从榜鹅组屋高处抛下脚踏车被捕。 早前也有居民透露,曾有人把一辆推车从高楼抛下,所幸没有砸伤路过的居民。 居民露娜(28岁,家庭主妇)说,常有人抛下食物残渣、纸袋或是使用过的卫生棉等,对周遭的卫生情况感到担忧。 “我带小孩外出时,也会避开该地区。”
1年前
清晨赶赴古城马六甲两小时多的车程,大都走在晴雨交替间,到达酒店正赶上分配住房,会场呈现一片久别重逢的欢笑声。 已延迟3年的聚会,对这群体质大多亚健康型的老同学来说,却也等得有点焦虑了。放眼望去,大家头顶的灰白色素似乎更多了;手握拐杖者也不寂寞,人数增加中;在后辈协助下,坐轮椅的也出席了。传唱六十多年的〈生活营歌〉再度响起,百人大合唱让这里成了最激动人心的一刻,今夜将会有好些人忘记了睡眠时间。 11楼房间落地玻璃窗外不远的马六甲海峡,雾霾浓得化不开,期待初升朝霞穿越海平线,散发出碧绿耀眼金光的日出景象顿成泡影。清晨这场绵绵细雨,打乱了好些脚力仍好的老同学前往马六甲河畔晨运的计划。原定8点左右集合的早餐时间变得更早,让酒店服务员有点忙不过来。餐后紧凑节目、欢腾的气氛让大家有重回年少的感觉。 期待的还是夜游马六甲河。灯光下河两岸朦胧景色配合船员的讲解,让人如进入时光隧道,穿越了强大的明朝郑和舰队,见证马六甲王朝的辉煌。而后经历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巧取豪夺,更让我们珍惜今日的繁荣热闹,更用心守护古城的世界文化遗产位置。 非常感激这次“情牵古城”之约,让一位失联近半世纪、原居马六甲,当年金马仑文青团队的老战友吴校长闻讯找了上来。彼此相望好一阵,方从惊讶中浮现那熟悉的轮廓。这一幕很自然地勾起当年在金马仑高原多次为艺文活动筹备工作,挑灯夜战的画面。 1972年4月15日,金马仑文青团联同霹雳和丰文艺组呈献的一场文娱演出,其中一个哑剧《求你动手要晚一点》让剧中男主角戚佳安(文青团秘书)主席朱清发被有关部门请去解释剧情是否宣扬共产主义,甚至还惊动了时任县长,幸之后大事化小,平安无事。随后在金马仑再也没有民间团体公开举办此类文艺演出。事件以后,文青团活动进入了冷却期,在那政局敏感的年代也是无奈之事。随后几年,这群年轻的朋友也为各自的理想生活散落国内外,除少数继续保持联络,大部分却是失联了近半世纪。 偶尔短聚 温暖久久 无法解释这种隐藏的情愫,每回途经马六甲总不期然想起1976年就回家乡为艺文和教育工作默默付出,现已退休多年笑容可掬的吴校长。半生缘一世情,50年弹指间,老天怜悯让我们有生之年仍能重逢话当年。我坚信经得起岁月考验的亲情友情不管分开多久多远,偶尔相约一句问候、一次短聚,总会温暖人心久久不散。热情始于那无悔沸腾的年代,祈愿这熟悉场景让生命光环持续绽放,直到挥手人间那一刻。 临别当天有幸借酒店高楼住房俯视一群白鹭从远而近,目送它们消失在那海岸填土方向。此时更远处的红树林一只掉队白鹭,正沿着大队航线努力追赶而去,在这雨后,天色朦胧景象显得是如此孤单落寞,画面甚是感人。 数十年友谊岂能相忘,感恩岁月让我们在黄昏之年,还能相遇白头话当年,让泛黄照片话题不断,让回忆充满激情,让生命不孤单也不落寞。因为有黄昏,才能遇上艳丽的夕阳红! (后记:吴校长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终于联系上戚佳安,原来他随工作迁居马六甲已经30年,而文青团主席朱清发多年前已离世。)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