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殡葬业

在喧嚣浮华的时代,生死的命题似乎离年轻人遥远,但有一位九零后青年却以平静的姿态驻足生命的尽头,成为亡者的引路 人。他是喃呒先生锺学诗,于生死之间,用庄严的仪式告慰亡者,以无言的大爱引领迷茫的灵魂。他是亡者的导师渡者,用虔诚的信念与温暖的心为逝者带路,通往冥间的归宿。在这条少有人涉足的道路上,他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尊严与爱的深意,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青年对传统与人文精神的无声赞歌。 以喃呒先生为事业,不是锺道长年幼时候的目标。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从事殡葬业,祖先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喃呒先生。他虽然是第十代传人,但家人从未给他承继的压力。他年幼时,就去丧礼现场当乐师,过着其他小孩无法想像的日常:白天读书,晚上在丧礼现场工作,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他中学,甚至学院,不断循环。虽然生活环境离不开丧礼,但是成为喃呒先生的契机,是因为父亲的 腰伤。家里弟弟妹妹众多,学诗道长虽然向往国外留学,但他为了家人,选择顺应天命,出道成为亡者引路人。 生死之间的桥梁 “喃呒先生是亡者的引路人,把灵魂引去该去的地方。一路保送,过程中我们会成为逝者的老师,指点迷津,告诉他们人生另外一个 阶段须知的点点滴滴。”从事喃呒先生多年的他,在丧礼现场见识了无数的家庭冲突,无论是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发生的冲突,还是因为争夺家产而导致亲情破裂。这些纷争虽是外界的事情,但深刻地折射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这一切看在他眼里,甚是唏嘘。 作为一名喃呒先生,学诗道长也经历了许多自己无法避免的挑战。有一次,他在一座组屋做法事,楼上突然抛下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恶意伤人,幸好没有砸中他。丧礼的音响、乐器与诵经的声音不可避免地会打扰到他人,但是不应该这样被伤害,好好沟通才是上策。 丧礼中的“微妙变革” “为了顺应时代变迁,2009年,我们经常做法事做到深夜1点半;疫情前,吉隆坡一带会做到晚上11点结束。疫情暴发后,时间更是提前到了晚上10点。这些是全隆市的丧事从业者的共识。”学诗道长表示,丧礼的习俗在变化,作为从业者,他们需要与时俱进。“丧 礼,不只是哭哭啼啼,尤其是客家人的丧礼,喃呒先生会适度地开玩笑,调节整个丧礼的气氛,让家属在哀伤中不至于过度沉浸,而是能更平和地接受和送别逝者。” 当被问到近期热播的电影《破·地狱》中传统喃呒先生和新时代丧礼冲突时,学诗道长表示:“长辈传承传统做法是正确的,但是那坚持其实只是法事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事情要挖掘,如果要考究,就必须从明朝清朝考究。身为同行的前辈,其实有很多都是电影里的Hello文一样,德高望重,为人严肃,但是他们的坚持,是为了让传统保留下来。”“我不只是由一位Hello文带出来,而是一堆。”当我听到学诗道长这样说的话,我噗哧笑了一下,可以想像得到学诗道长拜师的期间是多么不易。 在电影中有一幕,法衣上放置了内衣,这让学诗道长感到十分不快:“如果我们把一条内裤放在法衣上,大家也会不开心。”他指出,尊重传统与习俗,是我们对逝者的基本敬意。 丧礼的真正意义 时代的变迁使得年轻一代对丧礼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许多年轻人认为,只要生前待逝者好,丧礼就不再重要,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悖论。在学诗道长看来,年轻一代的这种看法,某种程度上是在合理化自己对逝者的不孝。既然生前对逝者好,丧礼时候,也就那几天,为什么不能好好道个别?“人是善忘的,往往需要仪式去提醒。有些人是没有伤口,丧礼其实让有感的人好好和逝者道别,让无感的人有一个理由去悲伤。” 在学诗道长看来,喃呒先生不仅是为了引导逝者走向冥界,也是 在为生者的情感提供出口,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与死亡的告别。“丧礼,不应该流于形式,丧礼是一场对话。现代的人,因为有学识和探知欲,不断和传统做抗争,单单懂习俗是没办法说服现代人的,不管是丧礼的任何人,要知其所以然。” “这部电影《破·地狱》的流派,若无错漏,应是广州正一派老广的 科事,持剑破狱,而不是道生黄子华和家属解释的《目连救母》。民间科仪,一者是救苦慈尊的破地狱,这属于道教类别;一者是化身目连/罗汉破地狱救母救亡的民间佛教故事。应是两种不同流 派。”学诗道长看了《破·地狱》后指出电影中的错漏。 从事丧礼工作多年,学诗道长最感动的莫过于,他家族因为口碑而得到不少老人家指定要他们来办丧礼。除了是信任,更是寄托。 在丧礼现场,看惯生死的学诗道长希望将来面对家人离世的时候,可以好好告别。对于丧礼外行人,可以好好了解一下喃呒先生到底在做什么事情,惟有深入一些去探知,才会明白喃呒先生的文化和丧事教会人们的真谛。 对于想要踏入喃呒先生这行业的人,学诗道长希望他们思前想后才进来这一行,不能只用赚钱的思维来考虑。很多时候,这一行做久了,看了太多生死大事,会有麻木不仁的状况,这都是修炼自己的过程。还有一件事是很重要的,就是要选对师傅入门。 记者有话说: 和学诗道长访谈间,我看到了丧葬这一古老职业的深邃与温度。他以谦卑的态度拥抱传统,以现代的眼光适应变化,在生与死的交界处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份职业不仅是为逝者送别,更是一种对 生命本质的探寻,对爱与责任的深刻践行。 身为新时代的喃呒先生,学诗道长不断进取,始终以开放的态度 探索职业的内核与底蕴。他通过学习丰富自身,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技艺,更努力将现代思维融入其中,为这份职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他深知,喃呒先生的职责不仅是完成仪式,更是为逝者和生者搭建情感的桥梁,让离别变得温暖而有意义。
1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新加坡3日讯)从审计员到继承家族企业从事殡葬服务,31岁的郑靖颐随时待命,不得不牺牲个人时间,但她无怨无悔。经历了误领遗体火化风波后,她不忌讳谈论死亡,写书揭秘殡葬业,呼吁公众友善看待。 《8视界新闻网》引述《CNA》报道,郑家三代人已从事殡葬业长达60年。她回忆童年时说,每逢农历新年还得去位于俗称“黄泉路”,即新民路一带的仓库吃年夜饭;成年后也甚少参与家族企业的事务。 从审计员到殡葬业者 她的祖父母去世后,父亲和兄弟们继承了家业。她在大学毕业后加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员,并被派往美国工作。 直到2014年父亲患上肾衰竭,业界开始传出业务出售的消息。郑靖颐听从了父亲的劝说,为免两代人的努力付诸东流,决定放弃工作返国接手,并接受一年的培训,学习如何给遗体防腐、如何接待悲伤的死者家属以及如何安排葬礼等。 “尽管非常辛苦,但我无怨无悔。我的热情就是为那些正在悲痛中的家庭提供服务。” 坚韧不拔的务实精神和驾驭情绪的能力都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说,她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同理心。有了同理心,就会有理解悲伤的情感和能力。 “如果你认为你所做的事情有意义,无论你如何试图对(情感)免疫,你都无法做到,除非你真的把这当成’只是一份工作’。我会提醒自己,我在这里的工作是减轻死者家属的负担。” 第二次约会搬遗体 她不会在工作时流露情绪,只会在独处时释放悲伤。亲人朋友的理解也帮助她应对压力,尤其是她的丈夫Jeremy Toh。 她表示,殡葬业是全天候工作,所以大多数人都在行业里择偶成婚。“或者他们的爱人也加入了这个行业。否则,你们根本见不到对方。” 郑靖颐和丈夫在交友软体上认识,第二次约会时接到工作电话,他坚持跟她一起工作,也第一次抱着遗体,把遗体从住家抬到车上。 Jeremy Toh说:“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任何恐惧感。这感觉就像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我意识到这是一种职责(ministry)和服务的方式。” 生活围绕“死亡” 他在婚后开始全职在郑靖颐的公司工作,他们育有一个快两岁的儿子Josiah。 虽然她每周都会为家人腾出时间,并尽量把孩子哄上床睡觉,但她确实不得不为工作牺牲家庭时间。 由于公司热线电话是她的手机号码,因此她对电话十分机警。多年来她总是在电话铃响三声之内接听电话。她忙碌时,会由员工帮忙,速度也一样。 郑靖颐说:“人们希望有人关心他们,帮助他们送别亲人,而关心的表现就是全天候、尽可能很快地为他们提供服务。” 然而,这影响了她的社交生活。即使能与家人朋友见面,但如果接到工作电话,她也可能不得不中途离开。 烧错遗体风波 她七年前继承祖业,创办自己的公司也有六年时间,然而,这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 在2019年,公司发生了误领遗体导致错误火化的风波。当时,生前信仰道教的男子遗体在火化前以基督教仪式来进行葬礼。 对当时仅26岁的她来说,处理如此严重的危机让她完全不知所措。尽管她道了歉并重办宗教仪式,但这对缓解家属的愤怒和悲痛无济于事。 她说:“这次混淆事件涉及很多因素,比如给遗体贴标签不当。但这件事影响了我,让我相信自己当时并不适合这份工作。” 其他殡葬业者劝她放弃这份职业,媒体反响也越来越大。那数周的自我检讨和内疚心情令她十分难熬,甚至萌起轻生念头来结束这一切。 “我以为我完了。这时一名男子打电话给我,说’我看到新闻了,我妈妈刚刚去世。我希望你能替我妈妈办葬礼,因为我想鼓励你,我想我妈妈会喜欢的’。” 这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在2020年1月,她决定让上天来决定事业安排。“我告诉自己,如果那个月有7场葬礼要处理,我就会留在这一行。不知怎么的,我不知道上天想告诉我什么。但我正好处理了7场。” 出书介绍殡葬业 郑靖颐在风波后制定额外的标准操作程序,以避免再次发生。这包括要求家庭成员在遗体手腕和脚踝上的塑料标签填上资料,并发送照片作为核实过程的一部分。 她忆述,殡葬仪式的标准操作程序在业内很少见,因此她不得不记下如何为不同宗教举行葬礼的笔记,不得不从观察中学习。 “如今,死亡并不那么可怕,我们也接待了不少想尝试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但对于加入殡葬行业这方面,却没有适当的指南或信息。” 郑靖颐因此决定写书出版,详细介绍了她处理不同年龄段葬礼的经验、对殡葬业的见解以及如何改正错误和应对挑战。 她还分享了一些不得不安排的、最艰难的葬礼,如儿童葬礼和自杀案例。 “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是教育公众,让公众知道并意识到这样的葬礼时有发生,每个人都在挣扎,所以我们还是要友善一点。”
2月前
2月前
(新山24日讯)他们是一批来自殡葬行业的改革先锋,致力于通过生命教育讲座,破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误解,传达善终善别善生的意义。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纠正年轻人进入这一行业时抱有的赚快钱心态,致力于刷新传统殡葬业“赚死人钱”的刻板印象,重新定义这个特殊领域的角色。 彭锦萍:化解对死亡恐惧 6年前加入殡葬服务业的彭锦萍(49岁)日前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指出,希望把善终、善别和善生的理念带入每一户家庭,同时也希望新进的伙伴们能看懂自身价值和使命。 业界人称Peggy姐的彭锦萍,曾从事保险业6年,并且拥有12年的诊所护理经验;她说:“我们父母或祖父母那一辈对死亡这话题非常避忌,他们认为死亡非常可怕,因为人死了会变成鬼,甚至有黑猫跳过还会尸变,这个观念会代代相传,形成人们对死亡的莫名恐惧。” 入行多年,至今仍烙印她脑海中的某个场景,也让她更加坚定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殡仪馆的遗体处理室外,四名刚失去父亲的子女等待亡者入殓,但在葬仪人员多番催促下,没有一人愿意进去瞻仰以作最后的确认。 “相反的,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我,使出了一个“Peggy姐,你去!”的眼神,当下,我只觉得很悲凉,死者明明育有两男两女,但去世后却没有任何一名孩子敢走近瞻仰,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人们对死亡的误解与恐惧。” 她指出,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事,但善终却是所有人都可以追求的权利;而且也不限于生命即将结束的人。 因此,她认为,一个人在意识清醒下,能为自己做好后事的规划,为自己负责到底,那就视为“善终”。 另一方面,“善别”的意义则在于对每段关系好好的道别,把爱说出口, 让生命没有遗憾,从而让留下来的人得以“善生”。 她说:“死亡带走的是生命,不是关系。人离开了,但关系永远都在,每一段关系都是一种牵绊,然而不是每一段关系都能好好的告别,我们无法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如果可以,请好好的道歉,道谢和道爱。” 因为生命无常,也提醒她努力的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善别这门功课,包括从小灌输女儿生命总有完结的观念,母女俩也每天早晚互相道爱。 “诸如此类的言传身教,让小朋友对死亡不再恐惧,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她也能好好的生活下去,这就是所谓的善别与善生。” 彭雪莉:感悟生命脆弱 原是一名家庭主妇的彭雪莉(41岁)受访时表示,加入殡葬业的初衷纯粹为了养家糊口,并没有伟大的使命感。 她说:“我本来就不是事业型女性,而是经历婚变,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必须想办法活下去。投入殡葬业的原因就是因为时间自由,方便我照顾小孩。” 据其忆述,她是于冠病疫情蔓延、实施行动管制令之际入行,第一次自己接单,亡者竟是好友的哥哥,因不幸暴毙复被确诊,遗体须在一天内处理,看着家属们措手不及又悲痛的场面,她自己也不由得陷入崩溃边缘。 “其实我当时心情非常混乱,但还是强作镇定协助亲属料理后事,可是一回到家立刻崩溃大哭,情绪久久不能平伏… …” 但是,她说,也正是这次任务,让她体悟到生命的脆弱,更坚定了她勇往向前的信心。 “回想之前的自己,只是为了冲业绩而签单、也很抗拒处理丧事,无法体会善终善别善生的意义,也不明白这份工作对往生者和家属的价值。” 林锦星:推广生命教育 18岁入行的林锦星(27岁)表示,现阶段,本地就业市场的薪酬,难以抗衡新币汇率1兑3.5的诱惑,也无法留住年轻人奔向彼岸的脚步。 “但殡葬业给的高佣金和时间自由,能吸引年轻的一群加入。” 作风务实的他也直言,本身也是在赚到理想收入之后,才逐渐认识到善终善别善生的重要性。 除了推广生命教育,他也积极推动面向代理家属的说明会,这在南马殡葬业也是首开先河。 “说明会的受众以伙伴的家人为主,因为有许多家长其实不愿意孩子从事这种特殊行业,我们希望通过分享会,为家长们揭开殡葬业的神秘面纱,让他们了解孩子们正从事怎样的工作。” 盼青年勿不切实际 针对年轻业者爱利用社媒网络“炫富”的现象,林锦星表示能够理解,同时也认为是正常现象。 “以我本身的经验,若一本正经分享殡葬业务或事业机会,通常无人问津,但换成“秀”豪车或支票,就马上能吸引众人眼球,证明这种宣传确实有效。” 尽管“炫富无罪、赚钱有理”,惟他强调,不能让年轻人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为加入殡葬业短期内就能月入百万。 “我会明确让他们了解,我赚多少与他们无关,重要的是他们想在这个事业上得到什么成就,就得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黄康霖:要有工作使命感 黄康霖(28岁)指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享受优渥收入的同时,也必须付出“全天候待命,凌晨3点开工”的代价。 “从事殡葬业必须要对工作有使命感,才走得长远,否则外面有很多可以赚快钱的金钱游戏,不需要这么辛苦。” 他于2015年入行,当时年仅19岁,加入殡葬团队主要是因为不爱读书,但却很喜欢群体生活。 他说,早期社交网络不发达,他每晚在咖啡店派传单,以“运动俱乐部”为饵,吸引年轻人出来一起打球,之后才慢慢掀开“底牌”。 “现今网络媒体发达,人们可以轻易知道和看到你在做什么,甚至会主动询问,所以在招人方面容易很多了。”  
5月前
9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