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母语教育
全国综合
首位移交独中拨款首相 倪可敏:安华创历史
行动党国会领袖倪可敏表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创下历史,成为大马史上首位亲自移交独中拨款的首相,体现出昌明大马政府多元开明的执政理念及捍卫多源流母语教育的决心。
2星期前
全国综合
全国综合
维华联:促进母语教育发展 续办华教先贤纪念日
马来西亚维护华教联合会(维华联)署理主席王瑞国表示,明年将继续举办“华教先贤纪念日”,以及举办线上、线下讲座,加强推广华文教育,促进多元文化、多源流母语教育的发展。
4星期前
全国综合
大柔佛焦点
刘文行:哪个领域或国家工作 族亲都要捍卫中华文化母语教育
(麻坡17日讯)马来西亚永春湖洋彭城刘氏公会署理主席刘文行强调,所有族亲都是中华文化及母语教育的捍卫者,他呼吁小族亲长大后,无论在哪一个领域或是国家工作,都要捍卫中华文化及母语教育。 他日前主持该会颁发“第53届族亲子女奖励金”仪式上说,惟有如此,华族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民族才有尊严。 他说,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族依旧能说流利的华语和书写中文,全都归功于先贤对母语教育的坚持和捍卫,反观邻国新加坡的华裔人口虽然超过70%,却以英语为主,华文的掌握与华语的使用率并不高。 刘氏促请族人不要忘本,长大后要承继先贤大无畏精神,为守护中华文化和母语教育作出贡献。 教育及奖励金副主任刘志蒙指出,今年该会共有44名小族亲获得奖励金,其中小学28人,中学组16人。 他说,该会今年拨出3110令吉来嘉奖成绩优越的学生,另外也为亲自出席领奖及穿著整齐校服的小族亲,额外添加1个小红包,以资鼓励。 他勉励小族亲继续努力,将来踏入社会后,也为社会作出贡献。 出席者包括:名誉顾问刘复成、主席刘坤福、财政刘添成、青年团团长刘凯旋及妇女组主任刘郑雅兰。
1月前
大柔佛焦点
社团校园
庆周年不忘社会公益 星马印吾联总会捐助7学校
星马印吾联总会庆祝9周年之际不忘社会公益,特别捐款给6所华小和1所华文独中,以行动支持母语教育发展。
1月前
社团校园
本报特约
李树枝.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重塑林连玉的平等与教育理念
在此新的社会背景构建和改革契机,林连玉先生于50、60年代所提及的平等与教育理念,仍能给予团结政府重大指导意义与实践理路。
2月前
本报特约
即时国内
郑立慷:华教环境渐改善 冀新纪元扮更吃重角色
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坦言,相较早年母语教育面临的重重政治压力,如今多元化和母语教育已成为主流,华文教育的发展环境逐渐改善。
2月前
即时国内
社区学校
独中生升学率达83% 梁胜义:母语教育越高阶越好
董总执行长梁胜义指出,教育的是否成功,取决于其辍学率、缺考率及升学率。而根据调查,在华小毕业后进入国民型中学就读的华裔学生,其辍学率高达25%、缺考率2.7%,而升学率只有28%。
3月前
社区学校
大柔佛焦点
陈大锦: 柔董联会坚决反对,华淡小统一马来文课程
(东甲29日讯)柔佛州董联会主席陈大锦指出,最近有关教育部长宣布全国小学在 2027年统一各源流学校的马来文课程,引起华社关注。
4月前
大柔佛焦点
亮剑
郑钦亮.老马和老张的老烂调
近年的趋势是,全国华小已有近20%的非华裔生,据统计,已经有超过100万名巫裔学生是华小毕业的,他们都很聪明啊,老张你懂吗?
4月前
亮剑
社团校园
隆陈式太极拳协会宴庆周年 筹获7.5万捐雪隆5华小
吉隆坡陈式太极拳协会欢庆15周年之际,不忘回馈母语教育,共筹获7万5000令吉捐献给雪隆区5所华小,造福莘莘学子。
4月前
社团校园
新教育
《初心2.0》舞台剧,回顾华教数十年逆境成长故事
《初心2.0》(AKAL / ROOT),一部讲述马来西亚母语教育之华文教育的心路历程舞台剧,将于9月在吉隆坡中华和笨珍培群独中上演。该剧由林连玉基金会主办,大马国家艺术文化遗产大学(ASWARA) 硕博研究所主任黄爱明博士构思和编导,旨在传达华教斗士林连玉生前的教育思想和建国理念,强调“多彩多姿,共存共荣”(Hidup Berbilang, Makmur Bersama)多源流教育体系的价值,尊重各族文化平等权利,维护母语教育的独特性。 《初心2.0》聚焦林连玉这一灵魂人物,展示他在捍卫母语教育中的坚持与奋斗。林连玉说,文化是民族灵魂的象征,语言和教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尊重各族母语教育即是尊重各族文化。他在1950年代马来亚建国时期提出的“共存共荣”理念,是一个睿智且具有前瞻性的思维,强调以国家为前提,尊重各民族文化平等发展的权利,展现了“马来亚精神”。尽管这一理念遭遇政治打压和同族群排斥,但仍获得许多志同道合者积极响应,推动了华教的发展。 舞台剧将用全息图技术(hologram)呈现林连玉的事迹,增强视觉效果和观众的沉浸感,共同回望华教数十年来在逆境中扎根并茁壮成长的历程。 受疫情影响 计划停滞两年 林连玉基金会常务董事兼霹雳董联会总务黄志伟分享《初心2.0》的缘起时表示,独立中学象征华教事业,其成长是众志成城的硕果。起源于霹雳州的这场运动除了成功拯救了9间独中,并引发全国华社对独中的关注。然而近年来许多年轻人及独中教职员对这段历史感到陌生。 为弥补这一不足,林连玉基金会霹雳州联委会于2016年制作了舞台剧《风起银州》,反响热烈。主办方希望此剧能推广开来,遗憾的是董总内部争斗阻碍了这项任务的推进,直到2018年董总风波平息,林连玉基金会借此推出《初心──独中运动舞台剧》,在《风起》的基础上融入了60年的华教历史,并探讨未来发展。主办方希望该剧全国巡演以重振华教精神,然而一场疫情导致计划停滞两年。 主办方并没放弃,2021年,霹雳州董联会邀请林连玉基金会成立《初心》巡演联合筹委会,并推选霹雳董联会主席颜登逸和时任林连玉基金主席已故吴建成校长为联合主席。《初心》于2023年成功在霹雳州的5所独中上演,良好的反响也坚定了主办方全国巡演的决心。 为更好讲述华教故事,主办团队对舞台剧进行了改编,命名为《初心2.0──独中运动舞台剧》。吴建成作为《初心》的核心人物,尽管健康不佳,他仍不辞辛劳地拜访各地方领袖。尽管疫情影响了许多地方领袖的承办意愿,但也获得5所独中的支持,承办了7场演出。令人悲痛的是,吴建成在第一场演出前不幸离世,未能亲眼见证成果。不过,他的精神激励着团队继续完成他的遗愿,其家属也捐献帛金支持巡演。 重新编排 注入不同元素 为了确保巡演顺利,团队在优化舞台剧内容时发现《初心2.0》仍有改进空间,决定邀请黄爱明重新编排,并期待她所秉持的“多元文化共存,跨越界线”的理念,为剧注入不一样的元素。 黄志伟也是一名词曲创作者,他将对华教的热爱倾注于音乐创作中。一次机缘巧合,黄爱明发现了他那本厚厚的曲谱,于是在她的安排下,〈初心〉、〈风起来〉和〈感谢每一个好人〉的创作贯穿全剧。由〈初〉掀开序幕,〈风〉唤醒每个人,再由〈感谢〉表达对华教领袖及支持者的谢意。 〈风〉曾在《风起银州》亮相,〈初〉是为《初心》舞台剧而作,而〈感谢〉取材于已故华教园丁莫泰熙留下的“感谢每一个好人”的字迹。〈感谢〉的歌词记录了黄志伟与华教领袖包括莫泰熙和吴建成的对话和点滴,表达了他由衷的感激和钦佩。 在编导过程中,黄爱明希望通过口琴演奏〈初〉来突出茅草行动的部分。她说,口琴在世界大战期间非常流行,士兵随身携带,用于疗伤和抒发情感。黄爱明邀请了世界口琴大师张雅诰参与演出,但张雅诰误认为〈初〉的创作者黄志伟是同名同姓的我国著名音乐家黄志伟,于是找到了后者协助为剧钢琴伴奏。 黄爱明笑言,这一巧合促成了“黄志伟”遇上“黄志伟”,也意外为剧增加了深度与层次。 “心”是这部剧的核心 黄爱明提到,这部作品没有剧本,但林连玉基金会对她的充分信任,使她得以自由创作。她通过形体和意象来表达,避免了传统的台词化表演,秉持“感动观众之前先感动自己”的原则,与素人演员共同深入探讨林连玉的真实情感和心理,希望演员体会到表演的深层次并取得成长。她说,林连玉不仅经历了苦难,也有过喜悦和欣慰,还有他这些经历背后的意义及其带来的影响。 黄爱明也说,当吴建成为舞台剧命名为“初心”时,“心”便是这部剧的核心。她说,华教的发展由众多“心”共同推动,其中群众的“心”发挥了最大力量,而华教领袖们不屈不挠的“心”更是深入人心。因此,从1950年代林连玉维护母语教育的心,到1987年茅草行动未能打击华社捍卫华教的心,都是这一核心的体现。 她补充,这颗“心”不仅代表所有参与办学的人,还包括独中面临困境时的全体动员,如独中复兴运动在霹雳展开后,迅速吸引政经文教的共同参与。因此,她选择从宏观视角呈现这一历程,而非专注单一人物,因为每个人的故事都极具重量。从独中复兴到林连玉的离世,再到茅草行动中的政治压迫,大家都坚持捍卫华教,秉持林连玉的倡导理念。1988年,林连玉精神奖设立,黄爱明将在剧终以林连玉精神奖得主作为致谢环节,并搭配〈感谢〉这首曲子,展现林连玉精神的不灭。 “我们不会‘剧终’,而是‘待续’,因为还有许多华教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述说。” 她也说,虽然华教经历了无数的劫难,但这些挑战实际上是“化了妆的礼物”,促使了人们奋斗和团结,齐心协力推动独中在经历过劫难后茁壮成长。 黄爱明也表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99年倡议将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旨在全球宣传保护语言的重要性,促进母语传播;《初心2.0》实际上也传递了我国多源流教育体系的独特性和共荣并存的精神。 在马来西亚,各种文化相互交汇,展现了“参”(campur)的融合美学。各族在这里共同生活,既坚持使用母语,又开放沟通,增进了解。黄爱明希望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各族更好地理解华教及母语教育的深远意义,并感受到这种多元共荣的价值。 《初心2.0》巡演简讯: (一)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 日期:2024年9月13日(星期五)@2PM 2024年9月14日(星期六)@8PM 票价:普通券 RM30、嘉宾券 RM50 购票方式: 9月13日场次可联系 03-6258 7946(隆中华联课活动处)购票, 9月14日场次可线上购票https://www.cloudjoi.com/shows/2144-20 更多详情:林连玉基金会(019-280 2496) (二)笨珍培群独立中学 日期:2024年9月27日(星期五)@2.30PM 2024年9月28日(星期六)@7.30PM 票价:普通券 RM30、嘉宾券 RM50、贵宾券 RM100 购票方式:联系董事部专线(012-7974 388)或校长室行政专线(012-5648 268)
5月前
新教育
边缘评论
安焕然教授.华教就只是母语教育吗
很明显,连AI都强调,大马华教不应仅是“华文语言的学习”,它更是“文化教育”的传承。明乎此,对“母语教育”的强调究竟是为了什么,吾等或许更该要有一番省思。
5月前
边缘评论
边缘评论
安焕然教授.走近/走进文学教育的华文课
高教部前副部长何国忠就曾指出:很多人把华文课当成语文课来教,这是一个相当错误的观点。华文课应有广泛的内容,包括中华文化的精华及待人处事的道理。
6月前
边缘评论
社团校园
乌冷发展华小工委会 促教部落实建育中2校
乌鲁冷岳县发展华小工委会呼吁教育部履行宪法赋予人民接受母语教育的义务,积极依社区需求尽快落实加影育华华中2校建校工作,以正视并缓解乌鲁冷岳县内国民型中学学额严重不足的问题。
7月前
社团校园
社区学校
安顺火箭坚守母语教育 吴家良:安顺华校拨款屡创新高
霹雳州行政议员吴家良表示,在安顺国会议员倪可敏与他的努力下,安顺华校所获得的拨款数额在近两年屡创新高,再加上教育部将在近期内完成半津贴华校的维修拨款申请审批,因此他相信安顺国会选区内的华校皆会从中受惠,以继续造福华社子弟。
7月前
社区学校
会员文
友族读华小(一)| 有人轻松闯关 有人半途U转 友族读华小美丽与哀愁
我国华文小学教育的认真和严谨,吸引越来越多非华裔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入华小就读。他们相信,除了培养学生对中文的掌握外,这也会增加孩子的竞争力。然而,这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决定,尽管有一些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有不少孩子面临着跟不上的困境,有者放弃了这条“特别”的路,回到国小就读。 *华小纪实:友族生的苦与乐”特别企划系列,即日起连载。 特别报导:王丽琴 摄影:黄冰冰、赖国华(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国华文小学教育的认真和严谨,吸引越来越多非华裔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入华小就读。他们相信,除了培养学生对中文的掌握外,这也会增加孩子的竞争力。然而,这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决定,尽管有一些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有不少孩子面临着跟不上的困境,有者放弃了这条“特别”的路,回到国小就读。 有苦也有乐,有过不了难关,也有轻松闯关,这就是友族学生在华小的真实情况。 从70年代开始,非华裔学生就读华文小学的现象就已经存在。他们背负着父母的期望,希望通过掌握多种语言来提高自己在未来的竞争力。 友族生趋增 占华小生20% 就读华小的友族生一直都在增加中,根据教育部和董教总的非正式统计,如今非华裔学生已经占据全国华小学生总数的约20%,他们包括巫裔、印裔、原住民以及东马的土著学生。 父母选择华小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相信中文学习具有良好的出路、校园环境优越、教学质量高、学生纪律好,以及中文在经济上的重要性;当然也有一些父母是选择就近的学校,而许多微型学校也因为有了这些非华裔生的支撑而生存了下来。 非母语环境学习困难 然而,我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光鲜,却忽略了友族生在非母语环境中所面对的艰辛适应和学习困难。 华小友族生的数量增长迅速,但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文零基础的友族生进入华小,就像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特别是对于中文不是母语的学生来说,学习语言的障碍和与同学交流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挑战。 究竟非华裔家长们坚持要让子女念华小,是让他们多了一个优势,还是导致他们输在了起跑点? 本期的特别企划,《星洲日报》再次联同跨媒体伙伴《星报》、《Astro Awani》、《阳光日报》以及《Malaysia Nanban》共同探讨非华裔生在学习中文的路上,是如何蹒跚前行。 这些孩子们,中途有多少人放弃了?顺利毕业的又有多少?至于毕业之后往哪个方向前进,中文根基对他们的升学和就业是否有所帮助?华小校长和教师如何协助学生渡过难关?友族家长有什么话要说?这些也是我们探讨的内容之一。 教专:选华小为职场规划增值 根据董教总和教育部的资料,全国华小非华裔生人数从1989年的1万7309人(3.05%)、增至1998年的5万2043人(8.66%)、2010年的7万2443人(11.84%)、2020年的10万1011人(19.75%),从中显示出非华裔生到华小就读已成为一种趋势。 孩子就像一块白布,全由家长为他们选择想要绘上的图案和色彩。 全国教学专业职工会(NUTP)总秘书弗兹说,华小非华裔学生人数上升的趋势,显示非华裔家长为孩子往后的职场规划增值。 他表示,非华裔小学生和中学生在学习程度上更有极大的差距,尤其小学一二年级属于低年级,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更快掌握阅读、写作、口语和计算的基础知识。 非华裔家长希望孩子们能够适应华小的学习环境和结识朋友,并奠下语文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城市和郊区华小都有许多非华裔生报读,但人数还是以郊区华小的非华裔生居多,其中面对挑战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 宋梓良:想劝转校怕被误解陷两难 曾在彭亨关丹班珍华小掌校,近日被调至甘孟培英华小的宋梓良校长坦言,在小六评估考试(UPSR)废除之前,校方除了拼命保证全科及格,内心深处隐约会有一个邪恶的声音,就是请跟不上的非华裔生自动转校,更希望他们走了就别再回头。 不过他强调,这不代表校方狠心,校方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机会,并在国小以母语掌握所有科目。 “说实在,我们校长处在两难,虽然清楚知道他们不适合在华小学习,但却不能明确告诉家长,深怕家长误会我们嫌弃他们,而要说服他们转校。” 不过,如今没有了UPSR考试的压力,相信孩子们也能真正“快乐学习”。 在非华裔生居多的华小,校长或教师都面对极大的挑战,有些新教师还是会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但在两三年后,他们的毅力开始动摇,直至4至5年后,非华裔生的中文程度没有进步,反而是教师的马来文进步了。 相关文章: 友族读华小(二)| 谢立意:不受非华裔生增影响 华小讲华语 不变质 友族读华小(三)| 少数成绩标青 “非华裔生成绩平均落后” 友族读华小 | 有学霸、有模范生…… 华小友族生 也有出头天 友族读华小 | 无法掌握华文影响学习 前3年跟不上最好转校 友族读华小 | 跨过华小考验升上独中 友族生越挫越勇 友族读华小 | 念华小独中吸取文化思维 友族会中文 职场占优势 友族读华小 | 语言教育教授:方法对多鼓励 儿童更容易学新语言
8月前
会员文
更多母语教育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