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流浪狗

33分钟前
7小时前
(马六甲20日讯)马六甲生命护生园(PPHM)订于8月2日(星期六)晚间7时,在露夜园酒家宴会厅举办一场别具意义的“浪爱回家”千人素宴,为流浪动物收容所筹募建设基金;园方希望社会大众、企业及商界人士踊跃支持,为无家可归的生命筑起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慈善晚宴票券分为普通与VIP贵宾两种,普通席位为每位100令吉/每桌1000令吉,VIP贵宾席为1位500令吉/两位1000令吉。 购票及赞助联系为Doreen(012-631 3782),Mr. Lee(011-6939 5788);企业助养及相关咨询,可联络Cindy(016-271 7835)。 冯微育:觅获土地 建甲首个流浪动物收容所 晚宴总策划冯微育说,该园已在野新万里茂购置近2英亩土地,准备兴建马六甲首个获得州政府批准的流浪动物收容所。 她说,收容所建设将分阶段进行,目标容量为1500只狗,此次素宴设宴165席,冀望筹募20万令吉以完成首阶段、容纳约200只狗的基本建设。 “我们在2023年曾举办大型慈善晚宴,筹得逾9万令吉用于旧收容所的化粪池及过滤系统。这次则是迈向永久性收容所的重要一步。” 她感谢释迦院及佛友团持续的配合及支持,并表示“浪爱回家”以素宴形式进行,象征对生命的尊重与慈悲,也传递护生理念,延续对生命的关爱与永续精神。 计划收容所设教育中心推广护生 “我们也计划在新收容所设立教育中心,推广护生意识,从根本唤醒社会对生命的关注。” 她表示,晚宴现场将设有义卖摊位,包括衣物及狗饼干,并诚邀热心民众担任晚宴义工,共同参与这场以爱为名的行动。 “动物不会说话,也无法为自己争取未来,人类能做的就是尽一分力,帮助及善待它们。若大家都将丰沛的感情化为慈悲心,帮助流浪动物,世界将会更美好。” 陈紫允:盼通过志工助养宣传护生 管理领养事务的义工陈紫允表示,该园已成为继马六甲SPCA后,第二个可享有捐款扣税福利的动物保护组织,这项认证将有助于推动企业以实际行动落实企业社会责任(CSR),支持园方的各项公益计划。 “我们期待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联系,希望企业能够通过助养、公司志工参与、物资支持、联命公益宣传等方式,成为流浪动物的希望。” 她补充,凡是参与赞助此次“浪爱回家”慈善晚宴的企业单位,其名称将被印制在晚宴手册上,并在现场荧幕播放,以彰显企业对社会公益的承诺与投入。 陈紫允指出,每年有10万流浪动物无家可归,长期流浪街头、遭受虐待、疾病与饥饿,甚至死于非命,所以希望更多企业投入这个充满同理心与社会共鸣的议题,成为改变的力量。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善待。企业身为社会的一分子,有能力也有责任带来改变,展现以人为本、关怀生命的企业文化。” 陈紫允:推动猫狗领养 志工计划 除了素宴筹款外,PPHM也致力于推动猫狗领养、动物教育与青年志工计划,包括今早在晋巷临湖·园餐厅草地举办领养日活动,开放21只狗与9只猫等待认养;截至下午1时,已有8只狗与2只猫找到新家。 陈紫允说,该园主要角色是救助地方政府所处理的流浪狗,给予它们第二次的重生机会,目前园内照料超过600只狗,每月运营支出高达4万5000令吉。 “我们接获许多外界包括救援者的求助,为了让更多流浪动物重获新生,我们开放平台予救援义工带来待领养的动物。” 与大学生合作 每月服务狗场 她指出,该园也积极与大学生合作,每月到狗场服务,未来则希望推动儿童护生活动,让孩子从小与流浪动物接触,培养责任感与同理心。 “我们曾到一所华小进行护生宣导,没想到一个月后,真的有学生带着300令吉储蓄,来领养了一只狗。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是无限的。”          
4天前
6天前
7天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古晋15日讯)开车驶入石隆门县单头榴梿旧路的一处偏僻地段,远远便听见狗吠声此起彼落。偌大的围栏里,数十只毛孩在阳光下奔跑、嬉闹,也有的慵懒地趴着打盹。现场将近70只流浪狗儿们的欢腾与吵闹令人震撼,也令人动容。而默默守护这一切的,是一位外表柔和却意志坚定的沈女士。 从救下狗父子开始,至今收容逾70毛孩  这一切可追溯到大约10年前,当时沈女士救下了一对狗父子,开启了她收留流浪动物的旅程。 “那只公狗,我们叫他‘奶爸’,或许因为天天翻垃圾桶找食物喂养小狗,因此遭人殴打,导致两边肋骨断裂。小狗则断了一条腿。我们发现它们时,几乎已奄奄一息。” 沈女士见状,为此四处奔走,联络朋友、送医治疗。她说,当下没有想太多,只想着“要救”它们。 最初她只是喂养街头流浪狗,后来意识到这样做远远不够,便一直苦思一个能安置它们的地方。当时一起救援的朋友提议,用他在杨国斯路一处地方作为收容点。就这样,她开始了收留流浪狗的第一步。 远离人群空间宽敞,从大路旁搬到偏乡 然而,随着收容狗儿数量增加,加上收容点位于交通繁忙的大马路旁,很不安全,狗儿随时会遇到危险。于是她在冠病疫情而实行的行动管制令(MCO)之前,将原本设在市区的流浪狗搬迁至现今占地约2英亩的收容中心。 “这里远离人群、空间宽敞,更适合让毛孩们自由活动。” 沈女士现阶段维持收留约六七十只狗,以及四五只猫。中心内设有隔离区,新收容的动物会隔离观察一至两周,凶猛的甚至隔离长达两个月,确保所有狗儿适应群体生活后,才放入公共活动空间。 分圈子交朋友,毛孩也有性格 沈女士笑说,狗也是有性格的,它们也会分圈子、交朋友。因此,她特别把狗分区管理,让合得来的狗群住一起,减少冲突。 “我的宗旨是,我能力范围内能救多少就救多少。我也曾与砂防止虐待动物协会(SSPCA)合作,将部分健康且性格温和的流浪狗带去领养活动,期望为它们找到一个真正的家。” 每月支出7千,没有对外募款 沈女士透露,其收容中心并没有注册,也没有对外公开筹款,一切运作几乎全靠她一人自掏腰包维持。 她本人经营美容院,每个月支出约7000令吉,用于支付租金、员工薪资、狗粮、肉类、疫苗费用,以及每只狗每月必须服用的心丝虫药等基本开销。 “目前,我聘请了2名同样热爱动物的助手协助日常照顾工作。所有狗粮、医药费、结扎、疫苗注射,甚至员工的薪水,几乎都是我自己承担的。” 她说,目前的收容中心是租来的,但屋主非常支持她的善举,不仅不介意狗儿在土地上挖洞,甚至看到它们能在那里安全及自在地生活而感到开心。 近年提供“寄养”服务 近年来,沈女士开始接受部分“寄养”服务,狗主人每月支付约200令吉的费用,她便提供照顾与住宿,让收容中心有少许收入,减轻开销负担。 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没有大张旗鼓,没有刻意曝光,只有一颗善心,一双愿意为弱小奔波的手。沈女士只盼狗儿们能安全、健康、自由地活着。 刘碧云盼唤起社会大众的关注 古晋福州公会妇女组主任刘碧云说,砂一直面临狂犬病的威胁,而收养并妥善照顾流浪狗,不仅能减少它们在外游荡的机会,也间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自她得知一名善心女士多年持续收容流浪狗,并在进一步了解情况后,该会妇女组成员决定自掏腰包,伸出援手,捐助100包白米及10包各15公斤的狗粮,展现该会妇女组在推动社会关怀方面的领导与带头作用。 “我认为,妇女组应积极走入社会,参与并关心社会事务,力所能及的范围,我们都应当支持。虽然这次的捐助费用不多,但我们希望透过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知道,这位善心人士一直在默默照顾及自掏腰包照顾流浪狗的善举。” 刘碧云希望透过媒体唤起社会大众对这项有意义工作的关注与支持,让这项行动能够持续进行下去。有意提供捐助者,可直接连联系她(012-2920613)。      
1星期前
1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