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清明
星云
回乡偶书/陈树楷(亚娄)
今年的清明节终于成功约上二哥回乡扫墓。一踏上岛上的码头,二哥感叹这样就20年了。这些年来总有各种因由导致二哥无法赴约。沿着码头长廊走向出口,只见黑压压的人头已挤满出口处,“kereta sewa,kereta sewa”的叫唤声此起披落。 “这么多车主要怎样选?”二哥问,“就选他吧!”我说。 “认识?”“不认识,只是觉得他太腼腆,应该不容易招到客人。”我回答。 在去取车的路上,他笑问客从何处来?来工作吗?来旅游? 二哥告诉他我们是回乡扫墓。 二哥太久没回来了,担心路线有所改变,就让我开车。回乡做客的感觉就只能用五味杂陈4个字来形容,二哥比我感受更强烈。毕竟我每年都会冲击一次,也许习惯了。 墓园离码头不远,大约5分钟车程就到了。只是要转入墓园的路口无标志,只能用猜,对游子们是一个挑战,不过还是顺利的抵达墓园。由于渡轮班次的问题,我们只能选择清明节后去拜祭。原以为当天墓园会冷清清,岂知还是挺多人的。还遇上了我小学同学呢!一上山,就从车里望到他,跟他打个招呼,也许车内的光线较暗,他一脸懵懵的看着而已。下车走向他的方向时才给他认出,一阵寒暄后,就离开准备拜大伯公和扫墓。儿童相见不相识,只听到他的孩子问他我是谁?他说是他的同学,“没见过啊?”他孩子问道,“他在外面工作。”我的同学回答。游子的身分让我在异乡做客,在家乡也是客。 遇见岛上的活字典 长幼有序。先拜祭祖母,过后再去拜祭父亲。在拜祭父亲时,一位中年男子向我们的方向走过来。他跟我打了招呼,就问二哥认得他吗?二哥看着我,我说就是他每年帮我们清理祖母和父亲的坟上的杂草,小时候曾经住在我们家附近的。然后,他告诉二哥,在大哥病世的前些日子有见过大哥,但是他没过去打招呼,如今好像有点遗憾。乡音无改鬓毛衰,他说二哥还是老样子。过后就如数家珍地诉说往事和这些年来左邻右里的一些事。这些人和事又重新浮现在我眼前,二哥好像想到了一些已忘记的人和事。他也一一指着那些来扫墓的和坟墓巨细无遗的讲述他们背景和故事。我说他是岛上的活字典,他说他一生没离开过岛。回程时,二哥说站在父亲的坟墓前望向四周,他认识躺在里面的多过站在外面的。“岛已经不是当年的岛了,物非、人亦非、事也非。剩下不变的是您而已。”我提醒二哥。 当年岛上的学生在中五毕业后,要继续深造只有离岛。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们兄弟姐妹和岛上的学子们一样因为深造相继离岛,毕业后都留在半岛完成人生四部曲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回乡都是逢年过节的事了。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父母都不在了,扫墓就成了回乡的唯一理由。
6月前
星云
东海岸
学校假期周日 关丹扫墓人潮仍多
尽管清明节正日已经过去了,但,清明节前后都有不少子孙后辈前往义山,祭拜祖先,尽孝道。
9月前
东海岸
星云
上坟补漆/金睿瑜
清明扫墓,一般按逝者的辈分规定上坟顺序。从家族第一代人的墓地,扫到近期去世的亲人灵位,这是我家上坟不成文的规矩。其中,除草与补漆是扫墓的例行工作,后者更是我的分内之事。 母亲家族至今繁育了五代人,最先移民的男祖祖与女祖祖(笔者家中惯用称呼,分别指曾祖父及曾祖母)死后埋葬在名为邱公司的墓园,由于去世年份相差35年,夫妻俩分隔了一座山丘,18年前去世的外公亦长眠于此地。但外婆3年前离世时因空地不足,加上生前没有购买与外公合葬的灵位,只能火化后住进灵骨塔,成为我家第一位火葬的先人。 土葬与火葬的明显差异,在于能否履行“扫墓”。以我家先祖的处理方式参照,择火化者为子孙提供便利,无需劳烦后人祭祀时顶着大太阳擦拭墓碑、除草等琐事。虽然省略了许多繁文缛节,却也同时丢失了扫墓的神韵。 每当我扫完男祖祖、女祖祖及外公的墓,再到外婆的灵骨塔祭拜她,心里总觉得少了什么。反之,打扫男祖祖、女祖祖及外公的坟墓时,因得以碰触墓碑而有感受深切。对我而言,年代越久远的墓碑,越具时代感。3位先祖因立碑的年代不同,呈现出独特的墓碑特色。每年必扫的3座墓之中,最让我难忘的便是男祖祖的坟墓,为他的墓碑补漆,使我走近了他的故事。 天未亮,我和家人就领着祭品及扫墓的工具,为家族第一位移民到马来亚的先人——男祖祖扫墓。旧时墓地规划不妥,如何穿越凌乱的墓,找到没有门牌号的墓既是考验,亦是家族记忆的传承。为了辨识男祖祖的坟墓,干爹以一棵老树为记号,凭感觉沿着老树直走,寻觅男祖祖的坟墓。我跟在队伍的后头,时而避开踩到别人的坟,显得战战兢兢,不清楚自己究竟越过多少坟头,走了多少步,才终于走到男祖祖的坟墓。抵达墓地后,长辈分配工作,妈妈用湿布擦拭男祖祖的墓碑,将红漆和毛笔递给我,让我补漆。我铺了一层旧报纸,跪在墓碑前,思考如何下笔。 男祖祖的墓碑是一块未经打磨的石头,墓碑上雕刻的文字深浅不一。我用毛笔沾了红漆,决定从中榜的“显考陈焕栋之墓”着手。左手摸着凹凸的墓碑,右手以握毛笔的姿态临摹中榜的字迹,写到陈焕栋三个字时,内心充满感触。说来惭愧,我对男祖祖的认知,竟停留于纸扎衣物的署名。打从会写字开始,妈妈就教我在纸扎衣物上标注祖先的姓名和忌日,七八岁的我常常写错男祖祖的名字,不是把“焕”字写成“换”,便是“栋”字少了木字旁。我把纸扎衣物当习字帖,用黑笔在上面涂涂改改,用了好几年的时间,终于记住了男祖祖姓名的写法。 写完中榜,我微蹲,为颜色脱落的“福建南安”补上红漆。适才经过的许多大大小小坟墓,发现几乎所有逝者的墓头,都会以最大的字形,刻上各自的籍贯。男祖祖的墓头雕刻的“福建南安”,是一个我暂未到访的乡土。6年前,干爹曾经到南安寻根,他发现男祖祖的故居已成为废墟。从他录的视频和相片,只见红砖堆砌的断壁残垣,杂草丛生。想到现实世界里,男祖祖那个已经被岁月摧残的老宅,我慢慢地填补“福建南安”4字,似乎填平了男祖祖日思夜念,却再也无法归返故乡的遗憾。 发现男祖祖的离世年份 填补了墓碑上的大字体之后,我换了一支小楷笔,将笔头弄得又尖又细,继续未完成的部分。我在墓碑的右上角赫然发现忌日的年月日。关于男祖祖的生平事迹,家人知道的确实有限,我们也只知道他去世的月份和日期,不清楚具体年份,如今这个秘密意外被我挖掘,甚是高兴。我按捺着兴奋,顺着浅浅的雕刻痕迹,把近乎脱落的年月日补上。写罢,男祖祖的忌日浮现——乙酉年农历八月十五日。 有关男祖祖的忌日,传到妈妈那一代便剩下月日,我们只知道他是中秋节那天去世的,不确定他在哪一年往生。如今迷惑多年的答案浮出石面,在场的家人前来围观,仿佛发现了很大的秘密。我悄悄地背起了年份,回家后立刻检索农历与西历对照表,发现男祖祖是1945年离世的。 乙酉年,即是西历1945年,这组年份,我曾在历史书读过,那是日军在侵略马来亚3年零8个月后,无条件投降的年份。掐指一算,日军撤退的日期与男祖祖去世的日子相近。厘清男祖祖的忌日后,先前的兴奋顿时被复杂的情绪取代。男祖祖生于战乱的年代,饱经苦难,离散至他乡。得知男祖祖死于纷乱之年,我一心在想,不知道他是否在有生之年见证过和平。 写完忌日,墓碑剩下孝子孝孙的名字。环视参与扫墓的家属一圈,我发现除了外公,榜上有名的孝孙几乎都参与了扫墓。我抬眼望向妈妈、干爹、舅舅和阿姨的除草背影,突然想对男祖祖说,你的子孙真的没有忘记你,但是他们已渐渐老去。近年,家族扫墓的主力军渐渐交付到我辈手上,母亲那一代逐渐成为乐龄人士,无法像当年干粗重的活,于是,我们这群“榜上无名”的曾孙辈,分工学习扛起扫墓的职责。 在我所负责的小小墓碑,补漆演变为一门大学问。天色昏暗,我看不清字迹,便以手机的手电筒照亮墓碑,摸着石碑深浅不一的文字,我边补边猜,耗费了不少时间。家人除完草,我尚未填好男祖祖墓碑的字迹。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必须赶在7点半前到女祖祖的墓地扫墓,小我5岁的表妹便协助我把余下的字迹补齐,子孙随即轮流上香,压黄白纸,焚化祭品,男祖祖的扫墓仪式便告一段落。 男祖祖的故事,写在墓碑之上,也写在墓碑之外。那些在墓碑上镌刻的痕迹,谁能保证它能成为永恒。男祖祖墓碑上的字,犹如家族不可忘却的正史,而没有记录在碑上的插曲,经上一代人口耳相传,更似家族的传奇。为男祖祖上坟补漆,我所写的那几个大字,不过是填补家族记忆的空洞而已。
9月前
星云
关注东海岸
适逢工作天 清明正日扫墓人潮减
(关丹4日讯)今日是清明节正日,虽然天气晴朗且没有猛烈的阳光,不过由于适逢工作天,各区义山及骨灰殿的拜祭人潮不比上周六及周日多。 从3月23日起,每个周六及周日都是扫墓高峰期,由于不少游子已于上周末返乡扫墓,关丹多个义山迎来汹涌人潮后,周四的清明正日人潮大减,前往扫墓者多数为退休及乐龄人士。 本报于7时走访各义山时发现,人潮车潮皆比之前少,民众纷纷将轿车驶入义山区的路旁,方便卸下祭品,也减少步行带来的劳累。 虽然8时许出现细雨点点,不过幸好仅维持片刻,没有因此而阻碍扫墓者。 方天兴:交通顺畅 关丹福建会馆会长丹斯里方天兴受访时说,今年清明节落在4月4日,不过很多人都会选择提前扫墓或择日进行,部分会员同乡则选择于正日拜祭。 “相比上个周末,今天的人潮比较少,交通很顺畅。” 他说,每一年清明节都在义山组努力安排下,为义山进行除草、修整墓碑及清理等工作,提供方便予登山扫墓的后裔们,并且没有征收美化费。 “我们呼吁到来的扫墓人士给予高度配合,各方互相迁就和体谅,让扫墓活动圆满进行。” 黄志胜:半数人完成扫墓 关丹广肇义山小组主任黄志胜说,民众于上周开始陆续扫墓,以该义山总计2000个墓碑计算,今日为止应该有半数人已经完成扫墓。 “今天天气好,不太热也不会晒,很多来扫墓的都是老人家,他们有些于清晨6时许就抵达。” 他说,由于民众选择的扫墓日不尽相同,加上良好的交通配合,人们从正面进入,后门离开,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徐祥强:星期日办春祭 甘孟华人义山主任徐祥强则说,源自传统习俗,人们一般选择清明前后扫墓,过了上周六及日的高峰期,今天已经较少人。 他说,除了民众扫墓之外,甘孟中华商会春祭也将于周日进行,早上8时在甘孟三圣宫集合后往甘孟华人义山祭拜。 黄永光:扫墓者多为本地人或长者 关丹惠潮嘉义山理事会主席黄永光说,该义山于2周前开放给会员同乡扫墓,前后到来者大概约70%,可说非常踊跃。 他说,每年有10至20个墓位在后人安排下,为祖先亲人“搬新家”,该处义山目前还有大约1200个墓碑。 “今天到来扫墓的人以本地人和乐龄人士为主,上周则比较多游子,相信这个周末还有30%人会到来。” 谢佩珊:每年提供代拜服务 关丹生命馆经理谢佩珊说, 扫墓高峰期甫于上周,从早上7时开始已有人相继抵达,9时至11时最多人。 她透露,该馆有6400个壁龛,目前已入住的逾700个,上周六及日迎来超过百户家庭拜祭,因此相信本周六及日(6及7日)还会有另一波高峰。 她说,由于部分民众未能亲自到场祭拜先人,因此关丹生命馆每年都有提供代拜服务,并计划于明年以小型清明法会代替,为更多有需要的后人服务。 “同时,我们正在进行景点提升,增建许愿鱼池,今早也礼请师父为每个骨灰房诵经,超度先人。” 汤氏兄弟:坚持扫墓50多年 汤氏兄弟今早结伴到关丹广肇义山拜祭先父,他们对记者说,每一年都选择于清明正日才拜祭。 “我们3兄弟都是退休人士,所以正日落在工作天也没有关系,早上6时先到甘孟华人义山拜祭爷爷,大约一小时后来到这里拜祭父亲。” 他们说,年复一年的扫墓活动已经做了50多年,每年都会为墓碑的字重新刷漆、除草然后奉上祭品和焚烧金纸,逗留约一个小时。
9月前
关注东海岸
全国综合
3青年坟场跳舞 网:“不尊重”祖先
清明节扫墓不止拈香拜祭,年轻人还在坟前跳舞摇摆,引起网民炮轰!
9月前
全国综合
关注东海岸
瓜登消拯局:热天火灾风险大 清明扫墓小心防火
天气炎热,发生火灾风险极大,瓜登消拯局促请民众在清明节扫墓时注意消防安全,务必做好防火措施. 安全扫墓。
9月前
关注东海岸
关注东海岸
清明归乡 扫墓思亲
清明节扫墓迎来高峰期,预计来临的周末,将会有更多人扫墓。
9月前
关注东海岸
花城最热点
游子纷纷回乡扫墓祭祖 庇朥中华义山轻烟袅袅
瓜拉庇朥中华义山今早获得众多的游子回乡祭祖,以缅怀先贤及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9月前
花城最热点
星云
月明故人来『清明篇』/庄益安(伦敦)
01 / 有人走过 还没吃饱吗,问了许多遍。 我蹲跪在骨灰龛前继续掷筊。从开始一次两次三次到数不清有十多次了,不是出现笑笅就是阴筊,竟然求不到一个圣筊。 耐心再确认一下:爸爸你是没吃饱吗?祭拜都超过45分钟。 膝盖有点隐隐酸痛,掷不到圣筊,是否代表还在吃,再掷多几回,结果还是一样。 束手无策之时,发现有双脚影闪动,陷入沉思的我吓了一跳,原来有人走过。定眼一看是看场打扫的大叔,他穿着人字拖鞋,脚步轻得没发出声音,大白天照样会吓死人。 我急忙向他讨教,没有圣筊可以收祭品吗?我讨了好多回了。 他笑了笑说:你去大门口的大伯公庙上个香,回来再试一下。 我说进来之前上过香了。他说:这我就不太清楚。说完走开了。 以前妈妈在世,常常说别拜啦几十年了,你爸爸投胎去了,但是祭拜时的开始,是很快掷到圣筊,证明他有“来”啊,难道是不舍得走? 看来该是开家庭谈判时刻,再掷筊时候我假装发脾气:你吃饱了就回去吧,我都跪这么久了,你不走我要收拾祭品走人。我答应你很快回来祭拜你,我就掷这最后一次。 我刻意把双筊举得高高,接着落地一声巨响,果然出现圣筊,大功告成,老人家终于回去了。 离开时,刚才的大叔在门口乖凉,“ 祭拜好了?”他问。是的,我笑着对他说,他再不走我走。 大叔脸上露出满意可爱的微笑。 02 / 两碗面 在小档口坐下来,尚未点食物之际,父亲闻到档口传来滚热的汤,随即皱起眉头:我不喜欢这种味道,我们到别档去。 “是你说要带我来这里吃东西,不好吃你又来。” 我不明所以,望着父亲深邃的眼眸。 “ 我闻到就不想吃了 。” 父亲顽固板着脸。 来了就随便吃吧,我说,不就一碗面嘛。 我自顾走去点了两碗面,转眼问父亲想要清汤还是干捞。 桌子空无一人,父亲真的生气撇下我走了? 怎么办,上那儿找人? 小贩看到我一个人,再三确认:是要两碗吗? 人没找着,梦却醒了。 唉,这么久就梦见那么一次。 03 / 夜访者 最近无故经常失眠,打算睡前播放佛曲减压,平伏心情助眠。 躺在床上翻来复去,感觉房间涌进来很多人,心口压逼感越来越强烈,气息奄奄。 我下床把佛曲关了,四周回到黑暗原本属于的安静。 松下一口气,很快睡意朦胧,抱着枕头进入梦乡。 咚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我在半睡梦中惊醒。 打开门,父亲赫然站在门口。 “怎么把佛曲关掉了,人家都在听。”父亲责怪语气带着不悦。 “我很害怕,房间来了很多人。” 说完恐惧感顿时升级。 “大家才听到一半……” 忽然父亲身影开始摇晃忽隐忽现,声音断断续续,话到一半人带声音,消失在寂寥的门口。 我不知道父亲突然到来,更不知道还有人不愿离开。 “ 好吧,明天中午我才播放。” 我在心底承诺。 大白日,我不害怕。
9月前
星云
关注东海岸
肉价贵少量订购 关丹清明烧腊订单慢热
肉价贵仅少量订购,关丹清明节烧腊订单慢热。
9月前
关注东海岸
大柔佛焦点
清明祭品买气增逾20% 新加坡客越堤购祭品
(新山23日讯)距离清明节正日尚有逾一个星期,清明祭品采买热潮3月中开始掀起,近日更迈入高峰,受访神料店业者表示,虽然祭品成本受多项因素影响上升逾10%,唯无阻买力攀升,预计今年销售量较往年好,估计增加10%至20%。 业者也提到,与新加坡毗邻的新山,不少新加坡客选择在星期五到来新山选购清明祭品,住宿一晚后,星期六再返回新加坡。 询及3月尾适逢新加坡连续假期,会否再度推高祭品销售量,业主表示,影响不大。 神料店业者高田财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表示,柔佛州尤其柔南地区的外来人口多,当中大部分是到新加坡工作,随著经济逐步复苏,虽然面对通膨,惟无阻顾客清明节购买力。 另外,他解释,受到乌克兰战争、全球通膨、以及马币疲弱等多重因素波及,清明纸紥祭品成本上涨10%以上,所幸中国方面稳住汇率,令大马相对得利。 他说,国内的大部分清明纸紥品,约有70至80%从中国进口。 他表示,面对通膨情况已有一段时间,消费者已慢慢适应,而对于清明纸紥祭品价格微涨,民众普遍可接受。 他说,民众非常重视扫墓,毕竟一年扫墓祭拜一次,并不介意纸紥祭品价格涨价。 不过,他提到,也有部分消费者比较谨慎消费,调整购买量,但重要关键的祭品都会备齐。 另外,高田财透露,清明节也间接地带动本地经济,因为清明纸紥祭品中,往生莲花金和金子,大部份是由家庭妇女在家制作。 神料店职员王品纶受访时表示,3月中出现清明祭品购买热潮,相信接下来这两星期的消费热潮将攀向高峰。 他说,当中,许多人提前购买祭品,预计月尾进行清明祭拜。 他提到,除了本地顾客,神料店也迎来许多新加坡顾客。 “目前,新加坡顾客量已回复至疫情前的90%。” 另一方面,历经冠病疫情后,现代人更注重保健和追求生活品质,对于清明祭拜祖先和逝世的亲人,所献上的祭品除了传统祭物之外,还特别挑选保健类和立体逼真的美食纸扎品,如五谷杂粮、高级补品、冰淇淋、烤肉、点心、寿司餐盒等。 高田财指出,上述纸紥祭品较受年轻一代青睐,并会优先选购给祖先“试试看,尝一尝”。 他透露,现代的清明祭品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保留传统之外,每年推陈出新,在制作方面,越做越逼真和立体,趋近可看到更多细节。 他举例,游艇和高楼的纸紥品,趋近一看,还可看到里面的细部。 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受访时表示,比较喜欢现场选购清明祭品,因而,每年必相约家人到神料店选购祭品。 消费者透露,他们在选购期间发现,现代的清明纸扎祭品设计更多元,也贴近生活。 其中一名消费者表示,现场可看到逼真细致的电子产品纸扎,他们特地选购了一台“手提电脑”和“按摩椅”给逝世的亲人。
9月前
大柔佛焦点
文艺春秋
无花/小诗十首
〈母亲节〉 —— 唯有此日,天下无霜 我家也常居一座 观音 有她在的童年 都是劫难 〈乳腺爱〉 母亲的奶水坚持与泪腺分道 割礼之后 我们吮吸同一个字长大 死在不同的词义 〈父亲〉 伤心只是,窗外好大的雨 说服脏掉的镜面:我很好! 镜中的你,一直未老 独自与坟头上的香,避开群聚感染 〈祭清明〉 或许已搬迁 新漆重读一次碑石的姓名 着火山头,被剃头的草 时间等祖荫长高 〈当我们老了〉 风吹过来,就抱紧风啊! 双穴墓前扔下各自的名字 没有回音的顽石,风吹过 来世重听红砖青苔上的前尘 〈暗恋〉 仙人掌垂钓沙子里的水 你垂钓水中的鱼 鱼钓走睫毛上的风沙 你钓不走它眼里的汪洋 〈同居物〉 两室一厅的他还想拥有 私人储藏室 保险箱 相互辩正梦应否设定双重认证密码 〈纪念〉 请在我的天空 的裂 凋琢云状的线 于你 痕 此生 让我 属 独拥一道 〈纸婚〉 每月有几天她的体温 比外头正常天气偏高 日子仍套牢在斩不断的无名指 在火里在水中在厨房在客厅不在床上 〈静物〉 特爱你送的礼物 天然呆 无暗角,不吵。不累尘不囤垢 灾难后不掀风暴 相关文章: 无花/小诗五首 无花/鬼吻过诗人的神指 无花/马劳
1年前
文艺春秋
星云
清明·追思
今年清明按照一贯的习俗,和先生全家一起去孝恩园扫墓。每年的这个时候,心里总会觉得特别安静。清明,是一个特别有家庭仪式感的日子,和春节团圆的热闹隆重不同,你不由自主的会生出对生命的尊重和肃穆。 几年前中国开始实行清明放假3天的新规,让远在他乡的游子可以有时间返回故里,祭拜先人。马来西亚华人虽然没有特别假期,但也一样会挤出时间,约上平常忙工作见不到的亲戚,一起纪念先人。清明,对本地华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十几年了,我们每年都遵循一贯的路线,先去祭拜家公的父母,然后是家公,再然后是家婆的母亲。每年的祭品都是根据他们在世时的喜好准备,祭拜我家公的时候,我们同时也会给自己准备一些简餐,三代同堂围坐在他的墓前边聊边吃,这样能陪他的时间长一些,能多给他点几根烟多给他敬几杯酒。 让孙子辈更了解爷爷 遗憾的是,我嫁给先生的时候,家公已经过世很久了,听很多人说他是一个很正直很为华社着想的人,所以我特别喜欢听家人们聊他生平的故事,在心里,我也通过大家聊的碎片拼凑出了家公的样子。做事刚直有决断、有担当,不喜欢开玩笑,对家婆鹣鲽情深,但也要求很高,一直惋惜家婆生的孩子不够多(妈妈呀,先生兄弟姐妹5个还嫌不够多……)想必他一定是一个很爱孩子的人。家婆每每聊到家公,都会聊起家公的节约,那时候刚有高级咖啡店,家公喜欢喝咖啡但不舍得在外头喝,总觉得浪费,再想喝也会忍到回家泡速溶咖啡,有鉴于此,我们每年的祭品都会买一台咖啡机烧给他。在天上的他看到我们围坐一起,谈笑着他的往事,也会开心吧。 对于我们,清明这一天的扫墓,也是一种特别的团聚,让没有见过爷爷的孙子辈们可以更了解自己的爷爷,让曾经很悲伤失去伴侣失去父亲的家婆和先生,还有兄弟姐妹们能够慢慢释怀,也能记住家公在世时的种种,感恩这一世的陪伴。 祭拜家婆母亲的时候,是我们十几号人站得最整齐的时候,因为她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没上过一天学不会看任何一个字,但会背圣经。所以每年这时候,不管何种宗教何种信仰,我们三代人都会整整齐齐站在一起,为她念基督教的祈祷词:“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那一刻,没有宗教的界限,只有对生命的尊重。 有意思的是,每祭拜完一位亲人,都有一个重要仪式,家婆会拿出道教的掷茭(也称为圣杯)打卦,如果打到圣杯,意思是先人已经收到我们的追思,就可以结束,如果不是大家就要多陪先人待一会,直到打出圣杯为止,虽是一家人却也有各自的宗教信仰,马来西亚多元宗教文化的包容性,就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这么多年生活在大马,从未感觉到离家很远,也许就是因为本地华人和中国人一样,都有相同的节气,相同的风俗习惯,也查看同一个农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大节日,全世界华人,不管在地球哪个角落都会一起庆祝。也许我们的国籍不同,也许我们的信仰不同,也许我们的政见也不同,但华夏几千年的精神文化,仁、义、礼、智、信的教导,已经永远存在我们的基因里了,我们是同根同源的炎黄子孙,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更应当团结在一起,把五千年文明好好的守护传承下去。(作者稿费转捐星洲日报希望阅读计划)
1年前
星云
星云
思念 从不停息 / 李月琴(峇株巴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个清明是老伴离开的第五个清明。 很快,老伴离开6年了。淡淡的哀愁就像点着的香烟,弥漫在空气中。 跟老伴从相识到携手组织家庭超过一甲子,他就是我头上的一片天。他刚走的那一段日子,我每天都活在悲伤中,甚至还因为心脏出了问题进院。 跟老伴相识,说来《星洲日报》是我们的红娘。50年代掀起交笔友的热潮,我也透过《星洲日报》的笔友栏交笔友,这让我寻获了一段好姻缘。跟老伴成为笔友后,因为当时电话并不普及,我们都只以书信来了解对方。经过3年的书信联系,老伴才从昔加末来到峇株巴辖跟我见面。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就约在当年的“海天茶室”,我也带他回家与家人见面。 由于当年民风还是很保守,家中的长辈并不允许未婚男女常见面。在相识交往的第6年,寄出逾百封信,见了7次面后,我们在1957年农历八月二十九结婚了。俗语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狐狸满山走”,婚后,我随着老伴在昔加末生活,再到新加坡工作。几年后,老大老二出世了,我们才回到峇株巴辖定居至今。 婚后,7个孩子相继报到。老伴的收入不高,生活过得很艰苦。屋漏兼逢连夜雨,性格忠厚老实的老伴被亲戚所骗而背了一身债,被逼再回到新加坡工作。在不得已之下, 刚出世的小女儿也被逼送人领养。 因为孩子,再拮据窘迫的生活,我们都咬紧牙关撑过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长子长女小学毕业后就要求踏入社会工作,赚钱帮补家用。因为这两个懂事的孩子,家里的经济状况慢慢改善了,弟妹们也都能继续完成学业。 孩子们长大成家立业,我和老伴也变老了。因为老伴患有三高,健康每况愈下,照顾的过程中,我跟大女儿都承受着无形的压力,有时也会失控对老伴发脾气。事后心里总会感到愧疚。每次对小女儿抱怨,她总会说如果有一天爸爸不在了,你一定会很想念他。 当时的我还怪她,认为她不了解我的感受和压力。 2017年,第一个曾孙女出世了。当时老伴的精神和体力已大不如前,也变得不爱走动, 一整天坐着的时间越来越长。但是每天下午,他都会帮我哄曾孙女睡午觉。看他摇着摇篮的背影,心里感到一丝欣慰。经过老天爷给我们的磨练,如今苦尽甘来,我们终于能安享晚年了。 爸爸是老了 不是生病 好景不常,就在2017年年尾,老伴因为身体不适进院。留院治疗近半个月,还是没有改善。平安夜下午,他因呼吸困难又再入院,因为吊点滴,老伴的手背被针插得淤青流血,看了令人心疼。入院后的第五天,负责在医院照顾老伴的小女儿提出想带爸爸回家,她哭着对哥哥姐姐说因为爸爸是老了,不是生病。被救护车送到家后的半小时, 老伴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的走完他一生。纵有万分不舍,终究还是要放手。 正如小女儿说的,老伴走后,我时时刻刻都在思念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他。因为心脏问题进院期间,小女儿对我说,爸爸其实没有离开,他只是换了个方式与我们相处。他永远住在我们的心中。她要我振作,让孩子们可以好好孝顺我,履行对老爸的承诺,不然老爸也不会安心。 转眼6年过去,孩子们的陪伴让我慢慢走出悲伤。平日帮忙照顾两个曾孙让我有所寄托。我对自己要健健康康的过好每一天,我也要履行对老伴的承诺,守护这个家,直到我们见面的那一天。
1年前
星云
星云
土下新房 / 柯倪(加影)
母亲前晚最后决定,那句叮嘱在耳边响起:我决定了一定要把我火葬。
2年前
星云
星云
数祖‧忘祖/沈明信(加影)
近日有人上街头抗议,要骂人“数典忘祖”,轰轰烈烈举了一个大牌子,上头误写成“忘典数祖”,于是便成了笑柄。 人在海外,犹如失根的兰花,把历朝历代的典籍都忘了,“忘典”固亦能解,那“数祖”呢?怎么数起自己的祖宗来? 要说“数祖”这事也不是没有的。 时逢清明,行前数着有多少个要上的坟,那不是“数祖”了吗?烈日当空,热浪一波接一波的,游走在义山之间,除草,上潻,清洗,祭拜,对城市人而言,那绝对是消耗的体力活儿。 像我们家,有曾祖母的坟,祖父母的坟,父母的坟,虽同在一座义山,肯定要先数一数,规划行程的。父亲在世的时候,这些事都是他在做,他走了之后,把这项工作继承给我大哥,长子嫡孙,其余人等也就乐得偷懒了。 清明上坟,常年寂寂的义山顿时人潮熙攘,车子挤个水泄不通。这一年一度的热闹看似不减,但只要细心观察,没人拜祭的孤坟越来越多,如此一年一年刷下来,颜色逐渐褪了,苔藓上来了。 无人拜祭的孤坟 有时候,认识了父母的新邻居,一年一度的清明团聚,看到他们的子孙来上过坟,散落一处的墓纸,竟有一种隔着时空、擦肩而过的无言亲切。一年一年的清明,有时候是他们来晚了,有时候是我们来晚了。 然后,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不是来早或来晚了,是再也不来了。 一座无人拜祭的孤坟,它留在世间的实质意义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答案,但始终不愿意面对。就这留个十年、百年,一直到发生天翻地覆变化,沧海桑田,一切从新开始。 殊途同归,我们难免也有成为孤坟的一天──如果我们执意要在身后留下一座坟。既然没有人愿意上坟,筑坟也不再流行了。 现代的人往往是一把火烧了,骨灰、牌位再找一个安置的地方。一名朋友说,他死后骨灰就不用麻烦了,或是树葬、或是海葬,还诸天地,倒也干净,只留一个牌位就好。 这个问题和孤坟一样:如果最终无人祭祀,栖身寺院某处的牌位,其实质作用是什么?是不是我们都在意,至少要在世间留一个名字,以证明存在过? 所谓历代祖先,不外从有姓有名,到有姓无名,最后湮没于红尘俗世之中。按照传统美德,你得“慎终追远”,而在实现生活,“数典忘祖”却是大部分人难以避免的历程。 当这个世代的年轻人,已经不懂得端午的屈原、中秋的嫦娥,未来的清明,还能留给他们什么?就把无数的孤坟,连同介子推的焚身以火、白素贞的西湖泛舟,严肃历史和浪漫神话一并封存,现实世界,祖先与子孙,也不过你是你、我是我。 【星云小词典】“数典忘祖” 春秋时晋国的籍谈出使周王室,他回答周王的问题时没有答好,事后周王讽刺他“数典而忘其祖”,意思是籍谈说起国家的礼制掌故来头头是道,却把自己祖先的职守是掌管国家史册这回事给忘掉了(见于《左传·昭公十五年》)。后人便用“数典忘祖”泛指忘本。
2年前
星云
更多清明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