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理财

5天前
1星期前
带着开放的心态看待金钱,尊重每个人眼中的价值。正如我儿子所说,真正的价值永远在“眼光”之中。 最近一则新闻让我目瞪口呆。一根被胶带黏在墙上的香蕉,居然以620万美元的天价拍卖成交! 这件名为《喜剧演员》(Comedian)的作品出自意大利艺术家毛里齐奥·卡特兰 (Maurizio Cattelan)之手,它既是一件艺术品,也像是对艺术市场的幽默嘲讽。 这件事情光从表面看,是荒谬的,但它背后折射的是价值主观性——对某些人来说,这样的艺术品可能代表着独特性、文化影响力,甚至是投资的可能性。这种“价值在于眼光”的理念让我想起最近和儿子发生的一件小冲突。 一场围绕彩色影印的家庭辩论 有一天,儿子要我帮他影印一份只有一页的文件,还特别要求使用彩色影印。自从家里的影印机坏了之后,我们都会去附近的超商影印,一张黑白影印NT$3,而彩色影印要NT$10。 儿子要求彩色影印当然没问题,但这份文件上几乎全是黑色文字,只有一行文字是彩色的!我当即对儿子说:“为什么要为了区区一行彩色文字,支付超过三倍的费用?” 没想到,儿子很认真地反驳我,甚至用上了一堆经济学理论:“价值在于眼光,彩色影印看起来更专业、更吸引人,这对文件的效果很重要。”我们争论了一会儿,最终不欢而散。 事后,我开始反思这一小小的分歧。彩色影印和620万美元的香蕉艺术有着惊人相似点。看似荒谬的消费背后,隐藏着个人对价值和意义的不同定义。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也让我联想到了一些关键的个人理财概念。 香蕉、彩印五大个人理财启示 1. 价值的主观性 无论是620万美元的香蕉还是NT$10的彩色影印,价值都不是客观的,而是个人感知的结果。对艺术买家来说,那根香蕉不仅仅是一件装饰物,而是地位、文化资本的象征;对我的儿子来说,那一行彩色文字是他对品质的追求。 理财启示:在个人理财中,认清自己的价值观尤为重要。你的消费决策应该反映你的优先级,而非盲目遵循别人的标准。 2. 机会成本 为了一行彩色文字,我儿子付出了额外的NT$7;而香蕉艺术的买家,则放弃了用620万美元做其他事情的机会。机会成本是每个消费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理财启示:花钱之前,问问自己:这些钱还能用在哪里?它是否会带来更大的长期回报?权衡机会成本,可以让你更清晰地分配资源。 3. 情感消费 vs. 理性消费 无论是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还是文件的美观效果,这些消费都是情感驱动的,远非冷冰冰的理性选择。但情感消费并不一定是坏事。 理财启示:适度的情感消费是可以接受的,但要确保它与整体财务目标一致。例如,预算中可以留一部分用于“享受型”支出,这样既不会影响财务健康,也能满足个人情感需求。 4. 成本与价值的平衡 彩色影印的额外成本是否值得?香蕉艺术的高昂价格是否合理?这些问题最终归结为一个关键点:花费是否对得起 价值。 理财启示:在消费时,区分“需要”和“想要”。问问自己,这笔钱是否会真正为你的生活增值?学会设定优先级,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重要的地方。 5. 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我和儿子关于彩色影印的分歧,实际上是对价值观的不同理解。这让我意识到,良好的沟通是避免财务冲突的关键。 理财启示:无论是家庭还是伴侣间,清晰沟通各自的财务目标和优先级,能帮助双方找到共识。理财不仅是管理金钱,也是在管理人际关系。你或许可以找到既满足理性又兼顾感性的折中方案(例如,用黑白影印,再用色笔在那一行涂上颜色!)。 财富管理:切蛋糕的平衡艺术 通过这些故事,我发现财富管理其实就像选择影印方式或购买艺术品——平衡、取舍和对价值的主观定义。 想象你的财务生活是一块蛋糕,你必须决定如何切分。大块用于必要开支,比如房租和储蓄;小块可以留给兴趣、爱好和“奢侈品”。每个人对这块蛋糕的分配方式都不同,因为人人对幸福和满足的定义都不同。关键在于,你的分配方式是否符合你的财务现实和长远目标。 我的顿悟:尊重不同的消费观 通过这些思考,我终于意识到,无论是香蕉艺术的买家,还是我坚持彩色影印的儿子,他们的选择都没有对错。价值的定义因人而异,而我们能做的是尊重这些差异。 以前,我会觉得620万美元买香蕉,或者多花NT$7影印彩色版,都是浪费。但现在我明白,这种“浪费”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无价的幸福和满足。理财的核心不是评判别人的选择,而是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并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所以,无论你是用香蕉创作艺术,还是执着于彩色影印,都无妨。只要这些选择让你觉得值得,它们就有它们的意义。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带着开放的心态看待金钱,尊重每个人眼中的价值。正如我儿子所说,真正的价值永远在“眼光”之中。
4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5月前
6月前
我们做父母的,又何苦为了那一点点钱为难自己的孩子?难道临老拮据,是因为孩子不拿家用回来的问题,而不是我们自己没妥善理财的问题?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视频,视频中讨论现在的年轻人该不该给父母家用这个问题。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工资也不高,刚出来社会时可能也就赚个2-3000块,扣除了日常开销,别说家用了,连自身的储蓄都成问题,又谈何容易可以挤出钱去给父母家用呢? 而天哥看到这个视频后也有跟自己的一个死党聊起,没想到我们俩的想法居然是天渊之别。天哥的死党阿强说,养育父母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难得已经开始出来社会工作,多多少少每个月必须给一些家用支持下父母,绝对是错不了。 当然,天哥认为阿强的想法是没问题的,那么为何天哥的想法却跟阿强完全南辕北辙呢?难道天哥认为年轻人不该给父母家用?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例子。 假设一个年轻小伙子刚刚读完大学出来社会工作,工资比普通人高少许,拿到2800块。在扣完雇员公积金(EPF)、社险(SOCSO)和就业险(EIS)之后,实际到手的工资其实只剩下RM2472.75。若今天这个小伙子是在外面独自生活,而不是吃住家里的,那么他每个月可能的花费如下。 房租:RM 600 (单人间或合租公寓) 交通:RM 150 (公交) 饮食和杂费:RM 800(26天xRM 30) 水电费和网络:RM 200 日用品、洗漱用品等:RM 100 休闲娱乐:RM 200(周末4天xRM 50) 储蓄或应急开支:RM 250 总计:RM 2300 以上述的年轻人为例,人家从家乡一个人来到KL拼搏,每个月光是这些基础开销,95%的收入就已经不翼而飞了。剩下的RM 170左右,你说给父母买点东西吃,还说得过去,但你说这个RM 170是叫做家用,我就真的不会了。虽然家用的定义只是供家庭使用的资金,并没有大小之分,但是这个数额就好比火灾你拿两杯水去救火的感觉,俗称杯水车薪。 而且重点是,假设忽然有什么特殊需要,例如朋友结婚,或者开始有拍拖对象,某某节日想要送点礼物给另一半,基本上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数额就全没了,更别说给父母买东西吃了。或许有人会说,既然资金都不够了,还做什么储蓄,把这部分拿来给家用不就一石二鸟了? 首先,我想针对年轻人说句话,如果你的父母知道你每个月都为了给这个所谓的家用而月光光的,他们还会不断挤压孩子拿家用回来的话,要么就是他们的生活真的非常拮据,饭都没得吃日子过不去。要么就是根本没把孩子放心上,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的事,总之你每个月拿钱回家就好。天哥相信,父母不该是后者的模样,正常情况来说,除非生活真的太拮据,实在没办法才要跟孩子拿钱,那么就衍生了另一个问题了。 父母难道也是刚刚出来社会工作的?孩子24-5岁的话,父母再怎么年轻都4-50岁了吧?即便30岁才生的第一胎,孩子25岁的话,那父母最少也已经55岁了。先别说已经到了提款公积金的年份,难道他们 [vip_content_start] 这2-30年没有存过一分钱?这难道还不是理财观有问题?或者父母有不良嗜好,例如好赌之类?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家用给个十万八千七一个月也无济于事了,毕竟家里两老根本不懂怎样花钱才是正路。 或许有网友会反驳说,因为上一代太孝顺,他们也是从20多岁出来社会后就每个月把所有钱贡献到家里养两老,导致自己这2-30年没有存到一分钱。因此,如今他们打算透过养儿防老的方式,再次让孩子复制相同的状况,存不存到钱也无妨,最重要供养自己到老就好。 如果作为父母的你是这样想的,那么天哥只能说一句,时代变了,今时今日这一套恐怕已经不行了。 有鉴于此,无论上述哪一个情况,天哥认为一个刚出来社会的年轻人,就更不应该为了拿家用回家而忽略储蓄,继续这个恶性循环了。毕竟这条路已经有例子是行不通的,还要硬闯的话,那么除了傻之外,天哥也不懂怎么说了。最起码要透过这几年赶紧建立起自己的储蓄,养成储蓄投资的习惯,再透过勤劳工作增加收入,让整个状态改变后,才正式拿家用回家会是一个更贴切的做法。这一点也是天哥跟阿强想法相反的一个点。 或许有网友看到这里会想要骂爆天哥,但是麻烦再稍等一下,因为这里只是表达了天哥一部分的想法,并不是想法的全部。首先,以上述的例子来说,他才刚刚出来这个社会,意味着其实家庭开支原本就已经在跑的,不会因为他的额外1-200块而改变整个情况。所以,就算头2-3年他一分钱没带过回家,估计也无妨,毕竟家庭收入还是有的。 但是,这里并不是鼓励年轻人不给家用,而是趁这几年建立起自己的收入和储蓄,学习投资理财的知识,并透过努力工作增加收入,从而在几年后可以更从容的达到既投资,也可以为家里付出的一种状况。这样不仅打破了恶性循环,孩子将来的人生也能够更得到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还有另一种状况,就是孩子其实是住家里、吃家里,还开家里的车上下班的,那么这种状况就可能完全不同了。毕竟跟独自一人出外打拼不同,本身很多资源都来自于家庭的贡献,在房租、伙食甚至水电都得以节省的情况下,每个月自然能多出千多块,那么这一部分拨备多30%用作储蓄,剩余的当做家用或者给父母点买糖果钱,就变得更合理了。 除非父母真的是非常不善理财,那么提供的比例就要再减少,毕竟给再多其实也是一样的话,倒不如趁着这个家庭还能支撑的情况下,加速自己的储蓄和能力,以备将来家庭支柱出了什么问题导致家庭拮据时,自己有能力去撑起这头家才是正道,不是吗? 天哥目前最大的女儿13岁,距离他真正出来社会可能最少还有10年8年,不过你如果问天哥的话,其实天哥并没有期待他们将来会为这个家庭付出什么。如果他们有给予天哥任何回馈,其实对天哥来说就已经是额外的红利了,天哥只求他们将来可以健康快乐过日子就好,别回来找我津贴这个那个已经要还神了。 总的来说,天哥认为该不该给家用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就好比俗话说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状况和问题,并且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方式,不能说全部人用同一个方式就能解决。 至于家用该不该给的话,天哥会认为,这个是必须给的,但却是在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下,而不是为了给家用而导致自己生活过不去。 而我们做父母的,又何苦为了那一点点钱为难自己的孩子?难道临老拮据,是因为孩子不拿家用回来的问题,而不是我们自己没妥善理财的问题?父母也该好好想想在这个状态里,自己到底在干了什么了,共勉之吧。
6月前
黄子华也曾在其栋笃笑中提到:如果香港父母把所有花在小孩的教育开销都存起来,或将其拿来做适当的投资(那时的例子是买房产),等到孩子20岁出头时,应该过千万港币身家了,搞不好到时还能请一名年龄相仿的大学毕业生来工作。 如果说中年人理财有什么大难题,那么为小孩筹集教育费用大概率会在其一。 这当中大有学问,而作为一名未婚人士,且非教育工作从业者,我也不敢说自己有什么特别高见,只是想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谈谈这话题:为何小孩的教育是如此棘手。 首先声明一点,我不赞成 “大学无用论” 。许多人在论证大学文凭没有用的过程中,都没有严格的证据佐证,而且结论充满了幸存者偏差。在那些运气成分极高的行业,例如艺人或者如今的网红,所有的成功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相信大学文凭无用,除非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那座万骨枯的数据之一。 从一个很市侩的角度来说,教育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员工培训方式,甚至许多专业文凭和证件考试也是按照同一个逻辑制定出来的,同时也是能够让许多人有谋生能力的方式。你也别去信那本《富爸爸.穷爸爸》的歪理,觉得当员工就是人下人。 这篇文章探讨的是,父母是否应该为自己的孩子投入大部分心血?而这当中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很容易忽略掉的? 我曾看过一篇报道,香港父母要让一名小孩从出生到完成大学毕业,其总开销差不多是600万港币。黄子华也曾在其栋笃笑中提到:如果香港父母把所有花在小孩的教育开销都存起来,或将其拿来做适当的投资(那时的例子是买房产),等到孩子20岁出头时,应该过千万港币身家了,搞不好到时还能请一名年龄相仿的大学毕业生来工作。 当然,黄子华说的只不过是一则笑话,但也值得我们深思,到底一名小孩的教育开销是不是值得这么多钱? 那么,怎么样的投资才是恰当的?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我觉得父母必须对自己的家庭/家族以及孩子的天赋有一个基础的认识。 以前大学生不常见,所以整条村子里的第一位大学生,自然是光荣的,而且往往能在社会中找到体面的工作。如果整个村子或家族中很少有人能上大学,尤其是中产家庭也不多的情况下,父母便会竭尽所能让孩子接受大学教育(不一定是名牌大学,只要合格即可)。因为这孩子的社交圈子很有可能就得靠这段经历才能够改变,而且很可能是质的改变,对其未来发展颇有裨益。 但是,如今大学生已是非常普遍。这时候,父母就得看看孩子的天赋在哪里,是不是有兴趣研究些什么。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没有明显表态或者兴趣,那么你在早期给孩子找的各种兴趣班,可能也只会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更多厌恶感。我觉得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极度痴迷的嗜好,也不是每个人在小时候就展现出来,恐怕父母自己也没有。有嗜好,可以试着培养;没有就把钱省下来。 如果孩子没有展现出上佳的学习成绩,就没必要逼他去挤名牌大学。无论他毕业于哪所大学,都不会有太多劣势或优势。我们也要学会接受 “普通人生” 没什么不好。 如果是上佳材料,能够去名校留学的那种,那父母就多努力一些。因为,这是那个 “质” 的差异。而孩子的资质这一点,问一问学校的老师或者校长就知道了,这些都不是通过花更多钱上补习班,就能够骗得来的。 当然,也有一些父母都明白我所说的这些道理,但他们就是阻止不了自己为孩子的未来着急。所以,在他们的能力范围许可之内,他们会调动尽可能多的资源,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能够更加顺畅,生怕自己稍有片刻松懈就造成孩子在未来遇到各种困难,让自己到时追悔莫及。故此,在一些人的眼中,这一切的 “牺牲” 都是值得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即使同样是上大学,上公立大学的学生也会和上私立大学的学生在许多事情,例如学习能力耐心、见识、社交圈子等等,都会有所不同;同样是私立大学,本地和外国的也有不同。所以很多人都想尽办法去拼最好的的最贵的。 可是,在经济学的理论大厦里,有一概念为 [vip_content_start] “递减效应” ,其核心就是论证不是每一笔新增的投资(或成本)都能够获得同等的回报。 例如说,一家咖啡店开张,你请一名员工,他能够帮你招呼4桌客人,但不代表你请4名员工,就能够招呼16桌客人。越是在后期请回来的员工,他所能够产生的回报(或者工作效率)往往越低。而且,有些时候,并不是越多投资就越好。同样的例子,不是给一家店铺雇更多人,你冲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越短(试想想整间店铺都挤满员工是什么效率)。 因此,父母们在小孩教育上的 “牺牲” 所能够换取的回报是呈递减曲线,除非是有 “质” 的差异。而父母要懂得分辨这些 “质” 在何时出现,而不是盲目地堆叠金钱而已。反之,父母在职场里的擢升,对孩子有更重要的帮助,尤其是人脉这方面。 而且,让人玩味的是,我们在工作环境里或者一些花边新闻中,能够看到许多富二代直接空降公司就稳坐钓鱼台,牢牢控制住核心部门。纵使员工多杰出,也只能服从其指挥。我也曾在自己的书籍中提到,金融圈里的富二代和官二代,富三代的见习生把自己的宝马停在上司的丰田汽车隔壁的例子,是俯首皆是。 在这个世界里,学历固然是重要,几乎所有老板和高管们的孩子都在外国升学归来。他们在国外念书,是学习,也是镀金,但更重要的是结识人脉,为其企业王国的未来服务。 其实说了这么多,当你奋力为小孩的教育开销打拼时,不要忘记,你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是自己才对。
6月前
6月前
不要忘记,股市是一个极其残酷的地方,永远是成王败寇。如果老是亏钱,再好的投资者也得滚蛋。 这个标题和内容恐怕会非常有争议,尤其是那些老读者们。 我曾经写过,在投资行业里,各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投资策略,有些擅长挖掘新投资想法,有些擅长解构企业活动,有些靠广泛人脉获取信息优势等等。总之,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为大家都知道终极目标就是要帮客户赚钱。 老实说,在担任基金经理工作的这段期间,我自己经历了许多心理变化。而要论最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我越来越不纠结于“投资”还是“投机”的界限,甚至可以说是在脑海里忘记了这个界限的存在。 在读者诧异时,请容我稍作解释。当我不再理会是“投资”还是“投机”,并不意味着我就会买入那些超高风险的股票,或者道听途说就买入炒股之类。因为不管是公司规定,还是业内的基本操守,大家在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之前,都会经过投资委员会的首肯,才会把某只股票纳入许可清单。而要得到投资委员会的认可,自然要做足研究和分析功课,所以一定会经过基础的基本面分析和筛选。 况且,长期的工作经验使得我们在看一些公司财报,或者听到一些商业模式时,我们就知道有什么关键部分要问清楚,三大财报里要抓什么重点。说是神经反射,或者是肌肉记忆也不为过。经过了这一轮的工作和程序后,我们就会决定到底何时购买一只股票、买多少、何时卖,卖多少等等。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套路。 那么,在买入股票之后,如果短时间内出现意料之外的暴涨呢?该怎么做? 举例来说,你买入ABC股,成本1.00令吉,目标价格是1.50令吉。如果你买入的第二天就上涨到1.20令吉,你是卖,还是不卖? 如果是用“投资者”视角来看待的话,那么我们大概率是不会卖的,因为尚未到目标价格;如果用“投机者”视角,考虑到只不过1天的时间就拿到20%的回报率,肯定得卖。 问题来了:上述两种做法,何者才是正确的? 在“投资者”的世界里,他是要拿下50%的回报率,所以忍住短暂的20%回报率是值得的。不过,是否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ABC股的价格昙花一现,一年后下滑至0.80令吉呢? 倘若如此,“投资者”必然会说那么一开始的研究功夫和估值做错了。这就很有趣了,因为在“投资者”对股市的认知里,ABC股的价格理应是按照他的估值方式来显现。如果最后没有显现,那么大概率是方法出错了。那么,如果出错,可以是什么地方出错呢? 我认为是忽略了“世界不按你的剧本行事”这个基本常识。 我在做错一些投资决策后,都会思考自己在过程中做错了什么。有些决策确实能够总结出一套教训或心得,但有些决策是真的鬼打墙,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假设我的估值方式是正确的,那么就是买卖的时机出错了,而买入后第二天暴涨20%就是我的最佳出场时机。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最好的解释,那就是一句“错过了”,就像是曼桢说的“我们回不去了”。 那么,是否应该效仿“投机者”那样,第二天就套利离场呢?那么,又是否存在一个可能,那就是ABC股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缓缓地上升至1.50令吉,甚至是2令吉呢?投机者岂不是成了最大的小丑? 同样地,还是那句买卖时机的问题。这也是这个行业的一些随机性。 以上的两个身份和两个情景,可以延伸出另外两个情景:一个就是投资者坚持不卖,然后ABC股在几个星期后上涨到1.50令吉,他得到丰硕果实;另一个则是投机者在第二天套利20%离场,然后ABC股就一路下滑到0.80令吉,他得到快速的胜利。 那么,投资者和投机者要怎么做才能够得到这个美好结局呢? [vip_content_start] 很难。我也不是很懂。不过,有一点可以做到,那就是忘了自己是投资者或投机者的身份。不要让“身份”这种不重要的事情束缚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这也就是此文一开始说的,我越来越不纠结于“投资”还是“投机”界限的含义。少了这个束缚,你做的决定就更加灵活。 我当然也明白有些投资者会非议我这种论调,容我分享一些感悟。 我在学股票投资和金融时,最常听到的莫过于我们的宗师级前辈,巴菲特老爷爷喜欢说的那句,一家公司的价值就是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简单来说,如果一家店铺在未来5年内,每年可以净赚100万令吉,如果我们取10%折现率,那么该店铺在今天的价值为379万令吉,而非500万令吉,因为5年后的100万令吉是要打折的。 这个逻辑可以说是许多估值理论的核心,是整座理论大厦的地基。然而,鲜少有人去讨论,这地基其实非常敏感。用回上述例子,如果我们把折现率上调为15%,那么该店铺的价值就会下滑到335万令吉;反之,如果把折现率下调至5%,店铺价值则会上升至433万令吉,和15%折现率的场景相比,多了差不多整整100万令吉。 以上例子,你也看得出来公司的价值会被利率环境影响,所以一些投资者希望看到美联储降息是大有缘由的,因为降息可以刺激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涨。毕竟,当央行的政策利率目标都下调到3%了,你不可能还是用15%的折现率去看待这店铺的价值,对不? 然而,利率只是这个估值模型的一个变量。当中,还有许多不同的变化,例如店铺净赚能力是不是能够获得提升,每年不只赚100万令吉?这店铺的净盈利是稳定地每年把100万令吉收入囊中,还是会先高后低,或者先低后高? 故此,这店铺的价值是各花入各眼,见仁见智。大家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不会完全一致。股市里的交易价格,也只是显示一部分人的短暂共识罢了。今天有30人愿意以5令吉交易,明天换另一拨人,有50人愿意6令吉交易。这群人可来可去,心情难以揣摩。所以格雷厄姆才说股市是一个大型的心情天秤,每日皆有不同的买卖献议。 既然如此,每天心情舒爽,或者郁郁寡欢的人,在股市里都不在少数,我又何必去介意谁欢喜,谁忧愁呢?况且,芸芸众生里,我怎么掌握得到大家的喜怒哀乐?既然掌握不了,我又何必画地为牢,给自己套上多一重身份呢? 不要忘记,股市是一个极其残酷的地方,永远是成王败寇。如果老是亏钱,再好的投资者也得滚蛋。
6月前
即使是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只要小孩子接受教育的积累效果很有限,那么生育小孩就有更为强大的经济诱因。 周末看报纸时看到一篇主题,写的是时下人们对不婚不生的看法。内容不外乎是人们在婚姻以及养育观念上的转变、养育小孩的成本剧增、伴侣间想要更多私人空间等等。适逢最近看的两部电影,分别是《Inside Out 2》以及《小孩不笨 3》,都有提到小孩对自身表现的焦虑,后者更是把新加坡家长们的鸡娃行径拍得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当然,这是梁导的强项)。 那么,你知道养育一位小孩,在金融上意味着什么吗? 有位同行这么形容,养育一名小孩就是前期有着特别高昂的资本支出,然后每年逐渐增高的运营成本,而且是零回报率。我听了也觉得有趣,觉得可以讨论一下现代人不愿意生育的背后经济逻辑。 许多人都认为现代人不愿意生小孩,是因为当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后,她们对自身事业也有更高的追求,所以会下意识地把生小孩这事儿延后,以赶在事业冲刺期全力搏杀。这观点也最为广传,因为当中的道理相当符合人性。然而,《经济学人》有一篇文章提到美国女性的生育率时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该文章的作者发现,没有完成高中学业的美国女性,一般育有2.24名小孩;高中毕业的美国女性2.09名;如果有上到学院水平的美国女性则有1.78名。到目前为止,可以看出美国女性的生育率和受教育程度是呈反相关,也符合此前的推测。可是,当我们再把教育程度提高时就会看到,上到大学的美国女性会育有1.88名小孩;而完成硕博学位的美国女性则育有1.96名。如果美国女性受教育程度为横轴,生育率为纵轴,那么这两者的关系就会是一个“U形” 。 在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里,贫困和家庭生育是息息相关的。有研究表明,如果当地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农业、土地,或者是劳动密集型活动,那么贫穷家庭就会有较大诱因生育更多小孩,因为能够在未来让家庭收入倍增。当然,这种现象并不局限在那些经济发展状况较为落后的国家,即使是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只要小孩子接受教育的积累效果很有限,那么生育小孩就有更为强大的经济诱因。 反之,如果当地社会对人力资源积累更为重视,那么就会开始出现生育率下滑的现象,因为养育小孩的成本是非常沉重的,每个家庭也会发现那个成本和回报是在递减的。也就是说,你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你的小孩的成绩才能够进步那一到两分,更别提未来的收入是不是能够有所增加。这也意味着,父母无法同时负荷多个小孩的养育成本,只能选择All In(孤注一掷)一名小孩。 让我们回到《经济学人》的文章,为什么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其生育率就越高呢? 这个现象的一种合理解释是认为,这些女性的 [vip_content_start] 父母能够负担更高的养育成本,因为他们的相对收入也更高(真实世界里,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是正相关关系的,这个和网红世界不同)。就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报道里提到,高收入家庭在小孩补习费用的开支,是低收入家庭的四倍。这也无可厚非,因为真实世界里就像其前教育部长王乙康说的,教育部的理念是 “保底不封顶” 。面对经济愈发激烈的世界,你总不可能要求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慢下来,以迁就其他人(至于这种精英思想是否健康,是另一回事,不是本文重点)。 另一个可以想象到的是,那些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们所从事的工作,越是讲究工作效率,而非时长,因为有着更高的工作时间弹性,这也大大减少女性们兼顾家庭的负担,最后提升了生育率。这也是为什么高教育程度女性的生育率会有所上升。 而且有趣的是,有另一种观察,那就是在那些超级富豪家庭里,生育率也是更高。就好像我们看任何的古装剧或民初剧,剧中的大富豪往往妻妾成群、儿孙众多。这当中有一点买彩票的感觉。 也就是说,这些掌握巨大资源的人们,会希望通过拥有更多小孩,以便选出适合人选来继承家业。一名亿万富豪,让再多的孩子出国留学,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众多孩子里出现了一块璞玉,仔细琢磨后成器,不失为一个好投资。普通人家养小孩,是将来给别人打工;而富豪们养小孩,是要当皇帝的。 所以你说,生育小孩的经济逻辑是不是很有趣?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