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砍树

2星期前
最近劳勿榴莲果农和彭亨州政府的冲突又上热搜了。很多人一看到“果农被砍树”、“果园被逼交出”,就马上觉得是政府欺负小老百姓。但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背景,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首先,有一部分榴莲芭,其实是种在国家森林保留地里的。彭亨州政府多次公开指出,有些农民私自开垦森林,这种行为违反土地法令,是会被罚款甚至坐牢的。 再来,有人说果农是当年配合政府的“青皮书计划”才来种植的。但要知道,青皮书里鼓励的是短期农作物。榴莲这种要五年起步的长期果树,本来就不被允许。只是后来执法松懈,一些人擅自转种榴莲,时间久了就变成“默认现实”。 确实,有些果农在那边耕种几十年,甚至传到第二代、第三代,他们很辛苦,这点没人否认。但问题是:辛苦归辛苦,不代表土地就是你的。国家土地属于全民,有制度、有规则。不能谁先种,谁就自动拥有。如果政府默认这种方式合法,以后是不是大家都可以乱砍森林、乱占国地,然后反过来说“我种了,我的地”? 最近还看到一些行动党领袖出现在示威现场,高喊“还我土地”,气氛很激动。但这就让人有点困惑了。回顾历史在2018年彭亨州议会上,当时行动党州议员邹宇晖明确指出:当时非法榴莲芭已经造成严重水源污染,破坏生态,影响居民健康。而且在2020年实任劳勿区国会议员东姑祖布里在国会上针对非法榴莲芭污染水源课题,要求政府不要再姑息,应该加强执法、整顿非法芭地。 也就是说,过去他们的立场是:果园是非法的、果园污染水源、政府应该整顿。 结果到了2025年,已是行动党劳勿区国会议员的邹宇晖,却转身变成果农“守护者”,站在街头说政府执法粗暴,要“保护人民”。那请问:土地什么时候变合法的?水源不污染了吗?还是因为选区选票不同了,所以立场也跟着换? 劳勿果农的问题,我们承认是复杂的。政府要整顿,应该有标准、有机制、有补偿,不能一刀切。但也不能容许政客今天喊环保、明天站果农,只看哪边对自己有利。 整个事件搞成今天这样,说白了,不是果农特别强硬,而是制度长期缺位、政治人物立场反复、媒体又不断煽情,才会搞到这么乱。 我最后想说的很简单:“不是不能种榴莲,而是不能假装过去没有问题;不是不能换立场,而是你要有逻辑、有担当。” 政党的立场,不能像戏服一样说换就换。真正为人民,就要推动制度,不是每次有事就来一次“政治表演”。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砂拉越政府于今年(编按:指2024年)开始实施智轨列车大工程(ART),为2027年的东运会做好准备。自从工程开始进行,这就成了古晋人的饭桌话题,毫无疑问,ART将会对我们未来的日常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成为发达城市的重要里程碑。 与此同时,从敦拉萨路到福州路一带的绿岛,约四、五公尺高超过树龄20的大树连夜拦腰斩断,沦为树墩,上半身则被一个个平放在路边。从小生活在这里的我在这些树的见证下长大,见到如此的画面也难免感到惋惜。 大树被砍而感到心疼 回想儿时和家人一起出外购物,我总会盯着树皮的纹理看来消磨时光。去的路上在看,回来的路上还在看,看得入迷。那时透过车窗看见的树,在我眼里是如此的高大和震撼,它静静地矗立在哪里,带着一种沉默的自然美。 每当聊起ART,总能听到不同的想法,有人对大树保有强烈的情怀,他们都为从小看到大的树感到遗憾;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也避免了在刮风下雨时老树倒下的风险,属百害而无一利。大自然与人文发展始终难以取得平衡,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身为在读生,学校C楼侧边的老树不知何故被砍掉,失去了树叶的遮挡,阳光直接照射进来课室,时常让我汗流浃背地上课,马路上的车辆吵杂声更是让人烦心,只因少了树木的遮挡与吸音。从长远来看,项目落成,当地人又多加使用的话,碳排放量确实能大量的减少,也算是达成了ART的环保意义。不过就目前来看,人们在塞车的情况下,车子没了树荫的遮蔽,大家只能遭受阳光直接的暴晒,在酷热的天气下尤其难耐,难免感到不悦。 记得有次,我妈把坏掉的车子拿去送修时,偶然和修车师傅聊起了ART,没想到彼此因为对这件事的观点不同而起了小争执。她为这些陪伴大家成长的大树被砍而感到心疼;修车师傅则认为这些树只会造成交通堵塞,结果反倒是修车师傅和他的老婆在吵架,发现不小心点燃了导火索的妈妈只好乖乖闭上嘴巴。听妈妈说完,我哭笑不得。老人们的争吵在以前的我看来根本没必要,现在的我看来竟是如此的滑稽。 我和我妈打趣道:“列车沿路一带的毛小子说不定会打起歪念头逃学,乘坐列车到附近的Vivacity或是新欣广场游荡,到时就会乐见这些乳臭未干的少年被老师们带回学校处置。”城市的进步往往伴随着隐性的社会问题,届时可就要交给未来的我们去解决咯。 总体来说,ART计划见仁见智,无关谁对谁错,一切取决于看事情的角度。 或许,在遥远的未来,当列车行驶在这片曾经的绿地上时,往窗外看去是繁华的城市景象,我会向座位旁的孩子们述说着这条列车下,关于那排大树的故事。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