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红包

(新加坡4日讯)女子因去年收到男友父母包给她仅5令吉红包,所以今年农历新年不打算去拜访男友的父母,有关计划瞬间引起热议! 根据新加坡《独立报》报道,这名25岁的新加坡女子在Reddit上发文,声称自己于今年的华人农历新年,果断拒绝去拜访男友的父母。 她表示,这是因为男友的父母,在去年的农历新年时,仅包给她一封5令吉的红包,让她觉得很寒酸,不想再去拜访两老。 她解释说,自己一直努力向男友的家人表达心意,每次出国旅行后都会送礼物到男友家,包括农历新年等节日为男友父母送上贴心的礼物。 “男友的父母住在柔佛,但在新加坡工作,不过即使以新加坡的标准来看,他们的薪水仍相当低。 “坦白说,我已经试图体谅他们的经济状况。” 她指出,男友与父母一直保持相当疏远的关系,不怎么和其父母联系,但仍会照顾和关心其他兄弟姐妹。 去年,在认真交往了两年并同居后,她决定在过年期间去探望男友的父母,并希望将会是一次温暖而难忘的经历。 然而,当她发现到男友父母给的红包金额时,这一希望瞬间变成了失望。 “回到家后,我发现他的父母给的红包只有5令吉,也就是1.60新元,甚至他姑姑给的红包都比这个多。 “我受不了这种侮辱,我男友打开父母给他的红包,里面也是只有5令吉!” 她表示,这是她一生中收到过钱额最小的红包,让她反思了好几个月,指若男友的父母给的是10令吉红包,自己都还可以接受,但只有5令吉实在说不过去。 她指出,自己与男友的感情是认真的,只不过对于其父母的态度,她已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面对他们。
1天前
2天前
  红色在华人文化里象征火,也带有喜庆的寓意,因此特别受到喜爱,无论是农历新年、乔迁、婚庆等喜事,我们都习惯以红彤彤的物品来布置,营造出喜气洋洋的感觉,甚至连友族朋友也知道华人最爱红色,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特色。   派红包,是华人独有的新年文化与传统,顾名思义是将钱放入红色封套中派发给亲朋好友,寓意将祝福和好运带给收红包的人。红包文化历史悠久,从古流传至今并且获得良好的传承。   根据《百度百科》,“红包”是坊间叫法,它的正确叫法为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并源自于汉代。压岁钱也被称为压祟钱,“祟”是指不吉利的东西,古人借此习俗来表达希望来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因此据说压岁钱被认为能够压住邪祟,辟邪驱鬼,保佑平安。一般是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得到压岁钱的晚辈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红包在不同地区也有不一样的名称,譬如在广州香港一带也称为“利是”、“利事”、“利市”,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市道吉利。   一般而言,只有已婚人士才能够派发红包给未婚的亲友,惟各处乡村各处例,譬如在台湾地区,只要已经出来社会工作,拥有工作能力就得派红包给晚辈的习俗。   在一些地区,发红包的习惯只存在于比较亲近的亲戚朋友之间;但在部分地方包括我国在内,发红包的范围则较广泛,比如邻居家的晚辈、同事之间都会发红包,祝福他们平平安安、事事顺利。   依照俗例,新婚夫妻首次派红包,也要取其双双对对的好意头,所以婚后首年会派“双封”红包。   我国向来以多元著称,引以为傲的不仅是各族人民和谐共处,还有那在文化碰撞中产生的新火花,在各族文化交融与影响下,友族同胞也兴起开斋节“派青包”,凸显了红包这传统的玩意儿在文化交融中竟也起了关键作用!
2天前
3天前
3天前
5天前
6天前
6天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