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视频

(新加坡22日讯)一名青年从暗网看到虐童内容后,大量下载这类淫秽内容,还试图与网友互换,直至警方上门突击才东窗事发,发现他一共持有4296个涉及儿童的猥亵视频和图片。 《联合早报》报道,现年26岁的被告陈伟豪(译音)面对拥有性虐儿童内容及散播虐童内容等四项控状,他昨日对其中两项认罪,另两项交由法官下判时一并考量,最终他被判坐牢两年四个月和打三鞭。 根据案情,被告在2017年浏览暗网时,发现一个让用户在线上分享淫秽内容的论坛。为下载内容,他注册两个云存储服务MEGA户头,将论坛上的照片和视频文件导入他的个人户头。 被告后来也试图与其他用户交换存有虐童内容的链接。庭上揭露,2021年10月9日,被告与一名用户联系,打算与对方互换。不过,由于对方始终没有提供相关链接,他最后没能进行。 三天后,警方突袭被告的住所,将他逮捕。警方查获一部手机、一个硬盘,以及一台CPU。警方从被告处共发现涉童性虐内容的3353个视频和943张图片。 六次用手机偷拍裙底 根据控状,被告也被发现拥有50个偷拍视频。他曾在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间,6次用手机偷拍女子裙底。 控方指出,被告是有预谋犯案,主动向其他用户索取虐童内容,基于他的罪行和犯案时长,促请法官判他坐牢至少34个月,以及打鞭至少三下。 被告律师求情时说,当事人犯案时年纪轻,因好奇而犯错。他没打算用这些内容获利,观看它们只是为了解压。被告如今感到后悔和惭愧,希望法官念他在服兵役时表现优异,从轻发落。 被告昨日在亲友陪同下出庭认罪。法官下判后,允许他与亲友见面后才入狱服刑。
3天前
5天前
1星期前
(居銮11日讯)针对社媒流传野狗遭活埋视频,马青柔佛州分团副团长谢汶璁促请警方及马来西亚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从速彻查此事。 他指出,该影片在网上广泛传播并引发讨伐,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查明拍摄地点、时间及执法单位,确认相关执法单位是否牵涉违规执法的严重问题。 谢汶璁发文告指出,尽管视频画质模糊,拍摄角度受限,无法清楚辨识执法人员身份,但狗儿绝望的哀嚎声透过屏幕传出,震撼人心。尤其是当它被扔进坑洞时,那撕心裂肺的尖叫声,更让人痛心疾首,难以忍受。 “视频所呈现的画面,是否相关单位依据《处理流浪狗指南》执行?房地部和州政府也有责任审核执法行动是否违规,是否确保符合人道原则?如果地方政府确实是依照程序行事,就应公开交代执法过程,以平息社会疑虑。” “我们有责任追寻真相,因此敦促警方与MCMC彻查影片出处,查明执法单位,勿让任何单位蒙受不白之冤,也勿让残忍手法有机可乘。” 他呼吁执法行动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并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希望相关单位尽快展开调查,厘清事实,并向公众作出公正、透明的交代。 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一段疑似执法人员以不人道方式处理流浪狗的影片,引发公众强烈关注,影片上传者直接指控居銮市议会涉及此事件,甚至使用“活埋狗”等字眼,然而市议会已严正驳斥相关指控,指其内容严重失实,并已报警处理。
2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2月前
在信息化时代,短视频平台的情感博主广泛讨论“回避型依恋”和“原生家庭创伤”等心理话题。这些内容通过情感共鸣吸引观众,让我们感觉自己并不孤单,获得短暂的慰藉。然而,随着观看这类视频的增多,我开始产生疑问:这些视频真的是为了治愈我们,还是为了利用我们的痛苦赚取流量? 我来自重组家庭,成长中常感孤单与不安。家庭成员多,父母几乎没有给予我情感上的支持。每次看视频讲述“原生家庭创伤”,我会感到强烈的共鸣,过去的痛苦似乎找到了根源。那时,我把所有的困惑归结于家庭环境,关系越来越僵硬。找到了痛苦的源头,却依旧无法摆脱它。 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开始意识到,这些视频虽然带来情感认同,却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每次观看后,我得到暂时的安慰,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深的焦虑和自怜。创伤故事不断重复,却没有引导我走出困境。每次看完,我反而陷入更深的痛苦。 我逐渐意识到,过度关注过去的创伤并不能带来治愈。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过去,但如果总是停留在痛苦中,我们如何前行?如果把一切归咎于“原生家庭”,就永远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真正的成长,不是回避痛苦,而是从痛苦中汲取力量。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视频提到“记忆可以被改造”的观点,深深触动了我。过去的记忆并非一成不变,它们会受到自我暗示和外界影响而改变。也许,这些痛苦的回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它们或许只是我赋予它们的意义。意识到这一点,我决定不再将一切归结于“原生家庭”,而是将注意力转向如何调整自己当下的情绪和生活。 于是,我开始行动起来。积极去运动、阅读心理学书籍、学习沟通技巧,这些小小的改变让我渐渐找回自信。我意识到,真正能改变我的,不是过去的创伤,而是现在的态度与行动。每个困境,都是成长的机会,只要我敢于面对,敢于行动。 短暂的慰藉不能解决问题 如今,我对情感视频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虽然它们能带来短暂的慰藉,但它们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如果我们过度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只会让自己陷入焦虑和无助。真正的成长来自于独立思考与主动行动,不再依赖外界的情感安慰,而是积极面对当下,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每个人都有不幸的过去,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注定被它束缚。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的态度和行动。成长并不是停留在过去的阴影中,而是学会从困境中汲取力量,通过行动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常常在短视频中寻找共鸣和安慰。这些内容短期满足了情感需求,但很少能带来实质性改变。它们加剧内心的无力感与焦虑,让我们停留在“受害者”角色中。真正的成长,来自独立思考和行动,而非依赖外界标签和情感视频。 离开“毒流量”,摆脱情感视频中的安慰,我们才能真正开始走向自我修复的道路。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