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骑行

3天前
2星期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8月前
(新加坡20日讯)狮城男子辞掉工作,开启一段刺激精彩、长达137天的骑车之旅,从新加坡一路骑脚踏车至中国昆明,创造毕生难忘的体验与回忆。 27岁的拉马丹拉贾布(Ramadhan Rajab)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时透露,他是在2月17日正式开启这段旅程,经过120多天的骑行,目前已经到了中国云南省石屏县。 他透露,当时会有这个“疯狂”的想法,是因为受到网上其他“脚踏车背包客”和“脚踏车旅客”的启发。 “我追踪的其中一人就带着他的脚踏车飞来新加坡,之后一路骑行到越南,再飞到其他大洲继续骑行。他上传的每日视频看起来很好玩、很自由,所以我一看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去体验一次。” 原本从事零售业的拉贾布就这样毅然决然辞掉了工作,开始为旅程做准备,一路从新加坡骑行至中国。 柬埔寨最令他印象深刻 拉贾布说,这段旅程途经的国家包括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和越南。虽然每一个国家都有特别之处,但柬埔寨之旅最令他印象深刻。 “这是我第一次到访柬埔寨,所以我不知道过程会怎么样,但当地的高棉人都很友善、很善良,每个人都很有笑容,食物也很好吃。我也在暹粒省参加了泼水节,与当地人一起度过的时光是很美好的。” 尽管如此,他坦言旅途也并非一帆风顺,每一两天都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包括脚踏车爆胎、身体状况欠佳或天不作美等。 他忆述,他在柬埔寨的最后几天就发生食物中毒,感冒、发烧和腹泻等症状持续长达两个星期,但由于行程无法延后,他只好忍着病痛继续骑行。 “那时是我在柬埔寨的最后几天,因为签证即将到期,所以我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骑行70公里入境老挝,一整天都非常难受。” 社媒追踪人数3个月增4万 虽然旅途充满挑战,出发前周遭的人也多番提醒,但拉贾布并没有因此打消念头。对他而言,只要人生中有想要做的事情,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 “我认为,不好的事情,甚至是生死攸关的情况,即便在多安全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我的存款可能会因为这次旅程而减少,但我经历了人生中最棒的体验,我希望所有人也可以至少一次去体验这样的快乐。” 因为也想启发其他人,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向来喜欢摄影的拉贾布也拿起摄像机,将旅途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剪辑成短视频,发布到网上。 他指出,刚开始发布旅程第一天的视频时,他的Instagram追踪人数才不到300人;3个多月过去后,追踪人数如今已经超过4万人。对此,拉贾布也感谢网民给予支持和鼓励。 “看到大家非常关注我的骑车之旅,反应也很正面,我感到很开心。我收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鼓励,他们都说看了我的视频后也受到启发,我很荣幸。” 已经开始为下一趟旅程做准备 然而,这段旅途很快就将迎来尾声。拉贾布说,他昨天(6月19日)已经买好回程机票,将在7月3日从昆明飞回新加坡,结束长达137天的旅行。 他坦言,如今的心情有点五味杂陈,无奈必须在7月中旬前回国待命,为动员演习做准备。 “能够在路上探索新的地点、美食和文化,我感到很幸福。无论情况多么糟糕,每一天都很刺激。不过,在路上骑行超过120天,我觉得我的身体真的吃不消,需要很好的休息,也开始想家,想念温暖的家常菜了。” 不过,拉贾布也说,他已经开始为下一趟旅程做准备。他计划在10月份开启骑车之旅的下一篇章,走访其他东南亚地区,如印尼、菲律宾和加里曼丹岛。 他指出,他目前还在收集资料,看有没有办法通过乘船方式,走访印尼多个地区。 “我还没有去想要花多少时间完成,但想最大限度利用每个国家30天免签证的时间。”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Ram (@dhnrjb) 分享的帖子
8月前
9月前
(新加坡16日讯)疑违规改装,有人骑代步工具在滨海湾和樟宜海岸路飙车,时速高达140公里,视频被放上网后,遭公众炮轰。 《新明日报》报道,脸书专页SGRV FAN昨日上传一则视频显示,数名电动脚车或是代步工具的使用者在车道上飞驰,期间有不少人在路旁“观赛”,还有一些旁观者发出了笑声。 有关贴文写道:“非法与改装的电动脚车和个人代步工具在滨海湾和樟宜海岸路出没,时速高达140公里”。 据观察,上述视频经过剪辑,组合了不同时段以及地点的拍摄内容。画面一切换,就出现了一条较为狭窄的公园连道,数名“飙车党”轮番上阵,之后还配有一张照片,显示当时的时速已经到极限,高达每小时140公里。 另一段画面则看到数名飙车党出现在滨海湾一带,背景还能看到新加坡摩天观景轮。视频结束前,骑士也与“战车”一同入镜。 视频曝光后,网民纷纷谴责这些电动脚车骑士不负责任和鲁莽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可能威胁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若造成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有网民指,公园连道到了晚上也会有跑步人士或骑士出现。 根据陆交局的规定,电动脚车的骑行限速为每小时25公里,并禁止在人行道上骑行。 疑为拍视频 上演“超人式” 飙车族俯身、趴在代步工具上,宛如超人姿势。 视频中也能发现,大多数的飙车族在骑行时,相信是为了减少阻力,都保持着前倾、俯身向下的姿势,尽量压低身体。 其中还有一名骑士,甚至抬起了双脚,上演“超人式”的飞驰画面。 此外,一般相信,拍下飞驰画面的“观众”,早已在路旁守候多时,待飙车党达到最高速的状态,再拍下他们的“英姿”。
10月前
印尼苏门答腊岛中部山城武吉丁宜,多雨的月杪。离巴士启程还有几个小时,我到巴士站毗邻的黄竹市集闲逛。山城是苏门答腊最大的批发城市,小巷纵横连接的市集内货品琳琅满目,鞋子帽子衣物挂饰背包等日用品,要什么有什么,商贩顾客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雨脚未断绝,想到接下来的15个小时山城往岛屿东岸都迈(Dumai)的15小时车程,我走进大路边的餐室医肚子。 选个风扇底下的位子,我向店员峇帕(bapa,印尼对男性长者的称呼)要一份巴东餐加一杯黑咖啡。峇帕动作迅速,转眼间桌上多了几小碟菜肴,咖哩鸡甜野菜香蕉心炒得糜烂的金瓜等,以及两小碗分量倒扣置碟的白饭。我将桌旁塑料茶壶的水倒一些在小碗洗手,入乡随俗用右手抓饭吃。这次旧地重游,多年前曾单车独骑苏岛西部。桌子另一端用餐的峇帕耸耸双眉,哇你厉害啊懂得这样吃饭。峇帕要搭车往棉兰找朋友,路途更遥远,21小时。吃饱付账,员工将我未动过的菜收去,仅计算吃了的菜钱。这是巴东餐特色。饭后我们闲聊。你印尼语很流利啊完全听不出外国人口音。蛤峇帕我来印尼多次,包括骑车背包带家人,这次是第20次。 峇帕末是本地人,老家在山城通往马宁较湖半途的小甘榜。我告诉他那条路线我7年前单车独骑走过一次,这次则是飞摩托前往旧地重游。峇帕末说年轻娶太太时候,他就到棉兰打工,太太留守家里耕田。他则3个月往返两地一次。几十年过去故那儿有老朋友。这让我想起多年前骑车路过某偏远山区甘榜巧遇人们办婚礼,我被邀请入屋内观礼,与人们交谈方得知这儿的习俗是结婚时男方搬入女方家。巴东地区的米南加保族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母系社会体制。如今孩子大了,他也回归家乡。求学时代的历史课本告诉我们,半岛森美兰州的Adat Pepateh母系制度传统源自苏门答腊的米南加保族,女性是一家之主团结族群管理家中大小事务等,如今从长者口中验证读过的历史资料的真实性,感觉奇特。 我让长者看手机里的照片,宏伟的森美兰州神安池皇宫。典型的米南加保特色建筑,再给他看旅程中我飞摩托两小时然后在里头参观许久的巴野固卜(Payakumbuh)米南加保博物馆。峇帕你看两个建筑风格很接近,这是我们那边出名的皇宫,建筑完全没有用一根铁钉。不过我们那边没有三色黑红黄的旗帜。峇帕专心看照片说哇你拍照技术很不错。这旗帜其实代表我们这边3个高原地区。峇帕接着说了几个地名,都是几年前我独骑经过之处。黑色代表Luak Lima Puluoh Koto地区,象征耐心和团结;红色是山城武吉丁宜、帕里曼及巴东,象征勇敢;黄色则表示文化及习俗发源地。当你进入不同地区,旗帜的颜色排列不一样啊。总算明白自己在博物馆读到的资料解说,还有几年前独骑时观察到怎么三色旗帜的排列不同。与君一席话,解我多年疑窦,偶遇的峇帕,是旅途中最强的向导。峇帕离开后,我继续呆在餐馆写背包日记。 有些路已经回不去了 多年前的单车骑行,我自巴东开始一路向北取道马宁较湖途经44发夹弯再抵达武吉丁宜,接着耗费几天时间骑回巴东再飞回国。这趟摩托行程,再访马宁较湖时停在当年骑行时曾经停歇喝热茶的第44个弯的茶档,一眼认出同一个伊布(ibu,印尼人对女性长者的称呼),她脸颊有个红色胎记。我点一杯热茶,吃当地出名的小吃干卤豆卜(会配给一两个小小指天椒咬吃)。我给她看当年的照片,她直呼说啊记得你记得你!当时我还问你tak capek?(印尼语“不会累吗?”)我递上带去的椰糖手信,伊布连声道谢说当年你给我的是榴梿糖口味呢。伊布啊当年我骑车从路口上来,这8公里路程早上10点骑到下午1点到。刚才我下去,从路口Keluk 1 第一发夹弯上来,只用了18分钟。马宁较湖是苏门答腊继多巴湖后的第二大火山口形成的湖泊,它是巴东地区往武吉道路的必经十字路口。路口一边通往湖畔,一边往44发夹弯。告诉伊布如今我脚伤再也不能进行长途单车旅行,只好转换游走方式飞摩托。伊布笑笑但你还是一样流浪啊(tapiI awak tetap menjelajah),上天要你换个方式看世界。 晚间的长途巴士上,我想起日间的寂静峡谷(Ngarai Sianok)。Ngarai这米南加保语指“有山壁河流的峡谷”,Sianok 源自Si Anok,Anok米南加保语为“安静”,Si Anok,安静之人。寂静峡谷是武吉的心脏。苏门答腊是印尼第二大岛及世界第六大岛屿,有丰富的矿产有美丽的海边,更有独特地貌。峡谷长15公里,深100公尺,阔度200公尺,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司芒固断层(Semangk)的一部分。此断层犹如利刃一刀砍下去将整个苏门答腊岛分东西两边。峡谷两旁是陡峭的巨型岩壁,底部清澈的巴当西亚诺(Batang Sianok)安静流淌。Batang在米南加保语为“河流”之意。荷兰殖民时期,此处也被称为Kerbau Sanget,“很多水牛之地”,盖因峡谷有许多野生水牛游荡之故。那年骑行,经过湖再爬升44发夹弯抵达武吉已是傍晚,仅来得及到大路边的入口处购票后聘请一名山导参观日本洞(深入地底49公尺的甬道,日据时代的军事要塞)。隔天清晨出发继续往下一站骑。原来日本洞的出口就在寂静峡谷的瞭望台。这次,我让自己好好观赏寂静峡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敬畏。印尼盾2000元上面的图案就是这美丽的峡谷。爬上瞭望台看山远眺,整个山城尽收眼底,再眺望当年骑过的道路山里的村子,峇帕末家不知哪一间。 某天在住宿外边院子伸展,主人伊布指向城边一座大山。看到吗还在冒烟。距离山城35公里,海边高2800公尺马拉皮火山在12月初爆发。伊布娓娓道来。上一次喷发是1975年。那天爆发后我们这儿下一天的灰尘雨hujan debu。靠近山脚的村子,下hujan batu kelikir,小沙砾石头雨。有我在马来西亚读到新闻报导死亡人数23。伊布轻轻摇头,不止啊有些人私自入山没有登记,听说是28个。你看土地衰老了。它给我们一些提醒。与伊布谈话,仿若上了堂哲学课。 清晨,巴士抵达都迈后我搭渡轮返马六甲。回到家我开电脑硬碟对比两趟旅程的照片,马宁较湖畔当年那间米南加保建筑还在,鲜红屋顶已褪色为浅红,屋前的三层梯田依旧葱郁,屋旁的槟榔树却长得老高了。 有些路,已经回不去了。人生亦然。
11月前
1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