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I

14小时前
14小时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2024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给自己放了一个小长假,休息了一个月,便开始踏上了找工作的旅程。那时候,我万万没想到,这段旅程会是一场持久战。在4个月的时间里,我一共投出了超过100封简历。每天都在修改履历、投递简历、准备面试。直到12月,我终于收到了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的录取通知——一家世界五百强的跨国公司。 多数工作申请流程相对简单:在线投简历,接到人力资源的电话面试,随后是线上或线下与该负责部门的一至两轮面谈。但一些大型企业的管理培训生项目(Management Trainee Programme)则更为复杂。它们通常设有多轮筛选,包括线上测评、群组面试等,还有特定的申请时间段,因此必须在毕业前就开始投递简历。不过,这些项目往往也提供更系统的培训与轮岗体验,是快速成长学习的好机会。 找工作的过程中,我有超过九成的面试都是线上进行。只有两次是线下面对面的,那第一次线下面试的经历,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一家大型银行的第二轮,也是最后一轮面试。第一轮我们已经线上进行过,负责人说希望能见我一面。为了这次面试,我从柔佛坐车北上吉隆坡,一路上都在背面试题、做心理建设。但真正坐进那间会议室,面对6位面试官时,我还是彻底慌了神。有一位面试官因为我答得不够理想,直接中途离开了会议室。我知道,机会就这样没了。走出会议室的那一刻,我忍着眼泪,直到坐上回家的车才默默流泪。那天回家后,我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埋怨自己为什么那么没用。 几天后,我和父亲聊天时再次情绪崩溃。他听我倾诉后只说了一句:“你现在就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是一件好事。有人到年纪大了都不愿意反省自己,更别说改变了。”这句话点醒了我。我开始回顾那场失败的面试,把所有不足一一列下来,并逐一改进。 一个月后,我获得了第二次线下面试机会。这次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我仍然紧张,心中有无数个声音说“要不别去了”、“反正又会失败”。但我还是去了。这一次,我不再害怕面对面试官的提问,不再畏惧“被打压”的场面。面试结束时,面试官亲自送我到门口。 虽然当时我还不知道结果,但我知道,我这一次,已经做得比上一次更好了。几天后,我收到了录取通知。 现在的求职方式大不相同 我常常想,我们和父母那一代的找工作方式,真的是两个世界。父母常常担心我们找不到工作,也会频繁地询问,虽然是出于关心,但对我们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压力。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大家好像都过得很有趣,而我还在家“投履历”,那种落差与焦虑,是外人很难理解的。 父母那一代找工作,通常通过报纸看到招聘广告,然后打电话预约面试。但现在的求职方式大不相同。现在,人工智能(AI)系统会首先筛选简历,接着由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初步的电话面试,最后才有机会进入相关部门的面试环节。如今,求职者甚至需要先通过层层筛选,才能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 不过,互联网的出现也为我们打开了更多可能。我们可以申请全国甚至海外的职位,不再受地理限制。但与此同时,也迎来了“太多选择”的烦恼。越是选择多,越容易迷失方向。 幸运的是,我在这段经历中学到了很多,也想和仍在找工作的你分享一些小建议: 1. 善用大学的就业中心(Career Center),他们可以帮你修改简历、提供模拟面试。 2. 善用网络资源,例如利用人工智能(ChatGPT)协助你撰写求职信(Cover Letter),或分析职位描述(Job Description)的关键词,优化简历。 3. 时间管理,每天安排固定的“专属求职时间”,其他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4. 多准备、多练习,一定熟能生巧。 5. 不要小看自己,找工作只是人生中的其中一个过程,不是一切。 很多人在焦虑“何时才能被录取”,却忘了享受这个过程。这其实是一个很珍贵的过渡期,你可以趁机学习新技能、陪陪家人、做一些平时没时间做的事。等真正开始工作了,这样的自由时光可能一去不复返。 最后,送给正在找工作的你一句话: 你不是不够好,只是还在路上。
3天前
5天前
5天前
5天前
6天前
7天前
7天前
1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