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拉央16日讯)一群中五生在等待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成绩的当儿,在吉拉央街头画了一幅介绍本土美食的壁画,获得村民的全力支持,隔三差五就送来饮料和食物,让他们吃饱解渴了有精力继续作画。
经过将近三个星期的努力,13名中五生的作品终于完成。这是一幅波普风格的艺术画作,在寓意饮食多元的浩瀚大海之中,三大种族的美食从流动的缝隙流出,画中一名穿着汉服的窈窕淑女在品尝各种美食,整幅画面充满动感,流光溢彩。
ADVERTISEMENT
苏苔燕幕后推动壁画完成
原来这幅画的幕后推动者是百乐县新村发展官苏苔燕,她在永裕发杂货店业者允许学生在店旁的墙上作画后,就找上吉拉央一名擅长作画的中五生陈俊熙(18岁),建议他和朋友呈献一幅壁画,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
于是陈俊熙号召了另4名吉拉央朋友(萧德恒、黄善康、陈子宁、施伊晴),以及9名来自直凉的同学陈芷萱、黄家俊、陈晋泓、陈伟强、陈际炫、吴凯杰、苏缨航和陈福隆,大家集思广益并一起着手作画。

陈俊熙:感激村民浓浓人情味
召集人陈俊熙在受访时说,在17天的作画期间,感谢热心村民送来食物和饮料,如豆奶、烧包、椰浆饭等,对面的小贩中心也有小贩借用地点让他们放梯子,另有善心村民带来割胶用的小灯,为他们照明,新村发展官也赞助一些工具和用品,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
“我们也感谢姚氏漆料赞助一批可抗天气的塑胶漆料,让作品可以呈现最佳效果及长期保护作品。画中有一位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女生,在尽情享用吉拉央美食,如沙爹、汉堡包、八宝雪、罗惹、拉茶、福建面、鸡饭、大包、烧包、咖喱卜、九层糕、甩饼、椰浆饭等,都是三大种族美食。”

陈晋泓:父母支持激发作画热情
来自直凉的陈晋泓说,反正大家都是在等着成绩出炉,所以就爽快答应前来帮忙,他和朋友都很开心能够参与作画,父母和村民都非常支持,这也激发了他们作画的热情。
“我们通常是下午2、3时一起骑摩托车来吉拉央帮忙,然后忙到傍晚6、7时才回家。这个过程是有点累,尤其需要借助铝梯作画,爬上爬下。比较困难是在调色方面,有时填色转暗了,没有灯照就用手电筒,我们也试过在画画的时候突然下雨,当然这些都是小插曲。”

萧德恒:波普艺术手法呈现作品
打算以后念美术系的总策划萧德恒说,他用了一个晚上来思考本土新村特色,当时通过谷歌搜索看到百乐湖有青龙鱼的地标雕像,于是灵机一动,想到把本地美食组合起来,基于近期潮流的画作倾向于复杂化,把很多元素混在一起却又耐看,所以大家就往这方向设计和构思,再集合开始作画。
“一开始是有各种挑战,如每个食物怎样画,要分好位置,要画格子确保不偏移,之后通过电脑尝试上色,在调色方面有点困难,需要不断试色。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油漆作画,也向直凉壁画创造者陈桂福请教一些油漆上色的方法。”
“我们用比较多鲜艳的漆料,以波普艺术风格带出鲜艳的作品,画中内容以黑色线补充,带来视觉冲击。我们的作品倾向于中国风,并通过海浪流动的缝隙,带出当地美食,整体效果令人满意。”
波普艺术(Pop Art)是一种主要源于商业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其特点是表现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比如将连环画、快餐及印有商标的包装进行放大复制。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萌发于英国,后传于美国。6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代替了抽象表现主义,成为美国主流的前卫艺术。

苏苔燕:盼推进“我爱新村”概念
另一方面,苏苔燕受询说,感谢这班年轻热血的艺术小伙子义务帮忙,为吉拉央新村添上一些色彩,这是他们的第一幅创作,吉拉央村民都很支持,会打包食物饮品来款待他们,也要谢谢店主允许他们作画。
“通过这幅壁画,希望可以推进‘我爱新村’的概念,让大家一起打造更亮丽的本土新村。这幅画就位于新村,也靠近联邦公路,欢迎民众到吉拉央一游时,不妨停下脚步欣赏壁画,或是拍照打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