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兴:关丹成“一带一路”战略据点



ADVERTISEMENT
(关丹7日讯)华总永久名誉会长丹斯里方天兴指出,马来西亚是首批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而关丹在马中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成为该倡议的重要起点与战略据点。
他是在昨晚与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拿督谢诗坚博士及夫人拿汀林美芳率领的学术团队聚餐交流,致词时如是表示。
该研究中心团队于7月6日至8日展开关丹考察,走访关丹产业园、关丹港及东海岸铁路(ECRL)等地,团员们将根据实地调研撰写专题文章,供学界与相关单位参考。
出席聚餐者包括该中心名誉主席连惠慧博士、署理主席黄召仁博士、副主席陈是呈博士;关丹华社领袖,包括关丹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斯里黄崇洸、大马南安社团联合会总会长杨振忠、关丹华团联合会会长拿督蔡永祥、关丹中总永久名誉会长彭文平、关丹中华中学副董事长蔡世才、董事王诚宗、校长蔡若峰、等也拨冗出席。
方天兴回顾,他曾建议在东海岸经济特区设立“马中特区工业园”,并于2012年落实、2013年正式开园。
他指出,“两国双园”模式带动了关丹与钦州缔结为“姐妹市”,港口也结为“姐妹港”,加上即将于明年竣工、后年启用的东海岸铁路,将大幅提升东西海岸连接能力,强化关丹作为区域物流枢纽的角色。
“关丹港年吞吐量已突破2000万吨,北部湾港务集团也参与港口升级,未来可望透过直航航线加强与钦州港的联动,推动双边贸易更便捷。”
他补充,随着“两国双园”、东铁、“姐妹港”的协同效应,以及未来泛亚铁路的发展,关丹的战略地位将日益凸显,前景光明。他也鼓励学者在考察报告中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政策规划提供参考。
谢诗坚指出,“一带一路”不仅源自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更展现了当代中国在科技与基建上的崛起,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
他说,中国铁路在1949年仅2.1万公里,2024年已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6万公里,覆盖全国96%的大城市。中国从“四纵四横”升级为“八纵八横”的铁路网布局,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谢诗坚指出,中欧班列、“渝新欧班列”等跨境铁路,已形成连接亚欧大陆的“新大陆桥”,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合作的关键象征。
他强调,中国正以交通革命实现全球连接,展现自信、速度与战略定力。
他总结,中国不再追赶,而是在引领全球基础建设与区域合作的新格局。
黄崇洸指出,关丹作为东海岸的重要门户,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地位日益提升。
“从关丹港口升级、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发展,到东海岸铁路建设,我们看到了区域发展与国际合作的深度融合。”
他指出,中资企业投资落地,为本地产业注入活力,也为中小企业带来转型与出口的新契机。
“我们深信,‘一带一路’不仅是基建与贸易,更是促进地方走向国际的重要平台。”
他提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是地方发展可以依循的方向。
“尤其在‘民心相通’方面,我们地方商会愿积极发挥桥樑作用,促进企业互访、文化交流与青年培育,促成更多‘点对点、心连心’的合作。”
“作为商会,我们始终把服务地方、促进合作、创造价值放在首位。中小企业是地方经济的毛细血管,如何协助他们看懂政策、对接资源、踏出国门,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蔡永祥认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东海岸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例如港口、交通运输网络和能源设施的建设,极大改善了这里的交通和物流环境。”
“这不仅使得商品的流通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也显着降低了企业和居民的成本,带来了切实的经济实惠。”
他认为,随着投资的增加和贸易的扩大,东海岸的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
“新的就业岗位和商业机会不断涌现,本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显着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最重要的是,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的繁荣,为东海岸地区带来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它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竞争力,也为整个区域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相信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深入推进,东海岸地区将实现更加稳健和繁荣的未来。这不仅是区域的福祉,也是全球合作与共赢的生动体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