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年龄

3星期前
生活的烦杂和琐碎无所不在,令人总是想把事情简单化,例如“如何把工作内容简单扼要的说明?”“看完一本书,如何摘撷书中要点作为日后参考?”“如何将琐碎的事情梳理出一个头绪?”等等。 最近有所感悟,看看古人是如何用最简单的文字来记载自己的生平。 两千五百多年前至圣先师孔子在《论语·为政》是这样阐述自己生平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有五而志于学”:15岁的时候,孔子立志学习,做学问,求知识。 “三十而立”:30岁的时候,说话做事有把握;也有人诠释为能够独立自主。 “四十而不惑”:到40岁时,不致困惑;也有人诠释为掌握各种知识不为外物所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到50岁时已经熟知自然的规律和法则。 “六十而耳顺”:60岁的时候,自己可以欣然听取,并接受不同意见;也有人诠释为一听别人说话,便可判别是非真伪。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70岁的时候,可以从心所欲,也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也有人诠释说可以遵循内心的感觉,进退有度。 后来,这些年龄也成为许多人立志或测量人生历练的标杆准则。有些人会用“而立之年”、“年逾不惑”、“耳顺之年”来说明自己的年龄。 那么九百多年前,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兼艺术家苏轼是如何总结自己的生平?且看他的诗文〈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心如已经烧成灰烬的木头,又像一叶没拴绑的小舟。如果一定要问一生之中有何功劳和成绩,那应该数黄州、惠州和儋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岭南和海南。 稍微涉猎,在40年漫漫仕途中,苏东坡所任职的地方竟然多达15处,其中包括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宜兴、金陵、登州、颖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常州等。然而,为什么在论功业的荣耀榜时,他却选中这3个自己仕途最落魄的贬谪之地呢?而不是杭州、金陵还是扬州呢? 3个浴火重生的转折点 这3个重要的转折点正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地方,让苏东坡遭遇苦难,又自我疗愈走出灰暗。我相信这些地方是他最接近草根庶民,与此同时蛰居一隅,远离朝廷纷争的地方。苏东坡可以专心致志造福乡梓,并且办学授业,进而受到百姓的景仰和爱戴。 后来,清代诗人江逢辰说:“一从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意思是说,虽然苏东坡后来被贬谪去海南(儋州),不过就因为他曾经在惠州任职,天下从此不敢小看惠州。这是苏东坡为当地人带来的文化自信。 海南有一句话:“东坡不幸海南幸。”虽然有点幸灾乐祸的意味,但是却充满海南人对苏东坡的感恩之情。他办学授业,培育出海南岛的第一位进士和举人。海南在他的治理下,从此开始教导岛民打井取水、种植水稻,还建造和创办第一所医院和学校。 在这3个遭遇磨难地方,苏东坡处于人生的低谷,却创造出生命的高峰,无论是在政绩、文学和艺术上,都具有传世的能量。黄州、惠州、儋州,还有其他任职过的地方,张张都是他的闪耀名片。 大家都用不同的方式来总结自己的生平。孔子依照自己的岁数来总结自己各个年龄阶段的体悟和生活智慧。苏东坡用他在被贬谪的地方重点记录自己的生平和历练。虽为一介凡夫,在生命落幕前我也想用最精简的文字来写下自己的生平,那会是什么呢?
4星期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岁月虽然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皱纹,但也带来了深刻的智慧与洞见。他们让我明白,长寿的秘诀不仅在于身体的健康,更在于心态的调整、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持续保持与社会的联系。通过与他们的相处,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活得久并不意味着活得好,而是要活得充实、有意义。 自从搬到台北后,我经常和一群长者在清晨打篮球,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交流心得。这个群体里的老友们个个精神抖擞,虽然年纪不小,但在球场上的默契和活力丝毫不比年轻人逊色。 某个周末,我们为群组里一位长者庆祝他92岁的生日。他与96岁的刘伯伯是老朋友,两位篮球爱好者的默契相当令人羡慕。生日会上,大家一边品尝美食、喝着高酿、一边说笑,仿佛岁月从未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看着他们的健康与长寿,我不禁感叹,真希望我的父亲也能活到这个岁数。 刘伯伯迷路惊魂记 —— 报备的重要性 在我们篮球群里,年纪最大的长者要数96岁的刘伯伯了。 和刘伯伯聊天并不容易,因为上了年纪,他说话时总含糊不清,90%的话我都听不太清楚,每次只能靠其他老友帮忙“翻译”。但,他一直是我们群里的精神支柱,大家都非常尊重他。有一次,我们群里突然收到一条紧急消息,刘伯伯早上出门后,一整天都没回家,家里人急得团团转,开始到处寻找。 消息一出,我们群里的几个老朋友马上骑着摩托车出去找他,沿着他平时喜欢散步的河边小路和常去的篮球场,找了好几圈,还是没有他的影子。大家不免开始担心起来,毕竟,96岁的老人,万一出了什么事可不好。直到傍晚时分,我们才终于收到好消息——刘伯伯自己安全回家了。猜猜他去哪儿了?他竟然一整天都在动物园里逛,完全没告诉家里人! 这次的虚惊一场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台湾有个词叫“报备”,意思是出门时应该告知家人自己的行踪。尤其对老年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安全习惯。回想我小时候,自己并没有这个习惯,直到离开家去UTM读书时,才逐渐意识到报备的重要性。自从这次事件后,我们群里每天早上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报备”仪式——大家习惯在群里发“早安”或分享个笑话,这不仅仅是社交,更是告诉大家“我还好”。 这种习惯不止存在于我们的篮球群,在我的家庭群里也得到了延续。自从父亲去世后,我妈每天早上都会发一条消息到家族群,告诉我们她还好。这对她来说,既是一种情感寄托,也让我们这些子女们感到安心。通过这种简单的“报备”,我们能够互相关心,知道彼此的状态。 受到这些长辈的启发,我也在自己的Telegram群组里开始做类似的事情。每天早晨,我都会分享一些智慧语录或财务小贴士,提醒大家我依然在这里,继续支持大家的理财学习。这样的日常分享,不仅能传递一些正能量,也让群里的成员感受到一种持续的支持与陪伴。 92岁寿星——罗伯伯的长寿秘诀 今天的主角是我们篮球群的老朋友,92岁的罗伯伯。他是一个真正的传奇人物。 十年前,他在82岁时参加了社区篮球赛,并获得了“场上年龄最大选手奖”。不仅如此,他所在的球队还赢得了金牌。直到几个月前,他依然每天早晨骑脚车去篮球场打球。但最近,我们发现罗伯伯不再来球场了。 后来我们得知,原来是罗伯伯的女儿担心他一个人住在离篮球场很近的老家不太安全,特别是随着年纪增大,骑脚车去篮球场也越来越有风险。于是,女儿要他搬去与自己同住,尽管这意味着罗伯伯不再能骑车去篮球场,但至少他的安全问题得到了更多保障。 令人敬佩的是,尽管罗伯伯已92岁高龄,但他依然能保持自理的生活:做饭、打扫、处理日常事务的等,几乎所有事情都自己动手。他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健康饮食、坚持运动、融入社区生活、并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这些正是那些被称为“蓝区”(Blue Zone)的长寿地区居民的共同特质。 我曾经和一位朋友讨论过关于健康和财富的关系。他告诉我,有了钱,你几乎可以雇人帮你做任何事情。但有一件事,无论你多富有,都无法让别人替你做,那就是锻炼身体。要想得到锻炼的好处,你必须亲自去做。想要强壮的肌肉,你得自己去健身房举重;想要强健的心肺功能,你必须亲自去做有氧运动。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罗伯伯正是这种理念的完美体现。他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向我们展示了,长寿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健康习惯得来的。尽管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骑车去打球,他依然通过其他方式保持身体的活跃。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让我们深受启发。 相对的年纪与财富 随着谈话渐渐热络起来,大家开始好奇彼此的年龄,互相询问谁是最年轻的,谁又是“老大哥”。大多数人的年龄都集中在70岁左右。有位朋友笑着说,他终于年纪够大,可以享受 老年特权了,比如免费公交车票和各种老年折扣。我好奇地问他:“几岁可以享受这些优惠?”他答道:“65岁!” 于是我继续问了桌上其他朋友的年龄,结果发现我竟然是最年轻的一个,唯一不到50岁的人。而这些七十多岁的老朋友们,总是夸我“年轻又帅”,每次和他们在一起,我都能感受到被夸奖的那种小小喜悦和轻松。 这让我开始思考,“年轻”其实是相对的。前不久我还参加了一个篮球训练营,结果还被评为最年长的参与者,收到了证书和纪念品。这一经历让我意识到,年龄和财富一样,都是相对的。 当我挣不到5000令吉的时候,觉得能挣到1万已经算是“有钱人”了;但当我积累了几百万时,又觉得自己和那些身价上亿的人相比,自己依然很“穷”。这让我明白,幸福其实是一种心境,而不是财富的绝对数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逐渐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心态,做到知足常乐。身边这些年长的朋友们,正是最好的榜样。 幸福是一种心态 随着岁月流逝,我越来越明白,幸福是一种心态。在与这些“老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我看到他们如何从容面对生活,把握当下的快乐。事情都是相对的——如果和比自己更好的人相比,你会感到有动力去追求;而如果与比自己差的人相比,你便能得到满足和成就感。 “知足常乐”这句话真是无比的智慧。 小时候,时间也曾是相对的。我记得小学时,1小时是那么的漫长。我妈允许我下午5点出去玩,我却在4点就盯着钟表看,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而现在,纵然一天有24小时,我却仍然觉得不够用,甚至希望一天能有48小时。活得越久,时间似乎也流逝得越快。过去的50年像是弹指一挥间,现在一年仿佛转眼就过去了。 年龄的相对感 在刘伯伯47岁的时候,我还没出生。而现在,当我回头看,我才感觉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去享受这个世界,体验生活的美好。与这些长者们在一起时,我学会了不要过于匆忙追逐时间,而要用心去感受每一刻。无论年龄还是财富,它们的相对性提醒我们,不要盲目比较,而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珍惜每一天。 从长者身上汲取智慧 今天与两位“群宝”——96岁的刘伯伯和92岁的罗伯伯共度时光,心中不禁涌现许多感悟。无论是他们生活中的小习惯,还是面对人生起伏的态度,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给了我们无数启示。这些元老们,用他们几十年的经验和智慧,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从容与豁达。 岁月虽然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皱纹,但也带来了深刻的智慧与洞见。他们让我明白,长寿的秘诀不仅在于身体的健康,更在于心态的调整、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持续保持与社会的联系。通过与他们的相处,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活得久并不意味着活得好,而是要活得充实、有意义。 这些长者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美。无论年轻或年老,重要的是如何度过每一天,如何在平凡的日常中找到乐趣和满足。希望我们都能像他们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活得健康、快乐且充实。 真的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4月前
6月前
夜里,我坐在床边,失眠无意间已打扰了我好多个夜晚。在那漆黑的房间里,自己的心跳声成了唯一的助眠工具。不知为何这夜晚格外宁静,宁静得让人诧异,宁静得让人无法停止思考。我坐的方向正对一扇窗户,窗户外隐约透露着一丝月光,想想也挺正常的,毕竟也快十五了。我缓慢地站起身,走到窗户旁,轻轻地打开窗户,我望向了那天空,月光中带着一丝朦胧。我望着月亮心想,当初的那道光真的有照耀到我吗? 回想起,那时的月亮也经常与我作伴。当初的我也是个怀揣梦想,年少轻狂的男儿。我父母总说我好高骛远,人生总想跳着走,一直做着一些不符合自己年龄段做的事情。可外在的评论无法影响我对这世界的看法,反而让我更坚信我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固执与执着这两个贬义词成了我坚持的根基。高二那年,我站在岸边望着对岸,能否抵达对岸仍是个未解之谜,可我还是选择踏出那一步。其实那时我对于追逐梦想不是特别能理解,只知道时时刻刻在思考应如何才能抵达对岸。 关于追梦的路途,其实我看到的和书里述说的完全不一样。我只看到一条很长很暗的道路,没有路灯,没有引路人,是否继续前行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双脚。这条路上偶尔也会有迷茫,困惑,怀疑自己,所以每到夜晚我都会一个人到阳台散散心,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对月亮说着这条路上的坎坷。 后来呢,命运跟我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无论我做了什么,往往到上岸前的最后一步,都会因为很多因素而失败。其实在这条路上可能是鲜花和荆棘同在,可结局往往都对不起我当初认为的不可为而为之的心。从那之后,我常常以我追求事物的失败来定义我的人生,可难道现实不是如此吗? 这时的天空,一团乌云从远方袭来,很快把月亮遮挡掉了,天空瞬间变得死气沉沉,只留下了黑色的背景。仿佛在告诉我,曾经那段路有多黑,有多暗,可能只有走过的人才会明白。 希望有人能和我一起淋雨 “踏踏踏”,好像下雨了,这细雨落得很快,一阵微风吹过,让我止不住地打喷嚏。我披上了厚厚寒衣继续呆在窗边。可能是因为这几年自己的选择而经常淋雨,导致身体抗寒能力越来越差了。曾经淋雨都是一个人,那时的我想,其实自己渴望的并不是雨停,也并不是有人为我撑伞,我更希望有个人能和我一起淋雨,感受雨水拍打在自己身上,感受淋雨之后全身的潮湿。青春里最不可避免的可能就是一场“大雨”,那场大雨会教会我们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苦难。可我青春里的那场大雨好像从未停止,那雨淋湿了家园;淋湿了道路;淋湿了庄家;也淋湿了那炽热的心。 不久后,雨好像停了,乌云逃离了我望向的天空。总觉得雨会停,但并不代表会天晴。其实很多时候我总期盼好运的到来,可后来发现根本不存在好运与坏运之分,一切都只是命运的安排。可是“认命”二字从未存在我的生命里。所以我生活中的许多枷锁纵然没有钥匙,可我依然一直弯下腰地摸爬滚打,在看不到光的地方寻找钥匙。 突然发现月光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消失在我视野里。月亮的落下仿佛在告诉我,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有个失眠的人在慢慢看着月亮的升起。 我看了看床头的闹钟,也快天亮了。一个不眠的夜,想了很多,可这样的夜晚并没有给我留下答案,只留下了一个孤单的早晨;留下了伤感的背影;也留下了悲观的态度。
7月前
7月前
8月前
8月前
8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