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店员

发现一件奇妙的事情,对于书店店员的称呼,如果别人在完全不知道该名店员的名字时,会怎么称呼呢?后来在别人的口中听到,因为书店有个同事是女生,所以他们会以“那位书店女生”称呼,而不是“那位书店店员”。或许也可能是书店有男店员和女店员的缘故吧。 第一次来到书店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落脚点在哪里。上班的第一天就包了大概20至30个的包裹(笑)。但回想起的时候,觉得满好玩的,我是喜欢包装包裹的人,那是暂时只用手力不大需要用脑力的时候。那时候学到的包装技巧,首先要把书裹上两次的泡泡纸,装入该邮寄袋子,然后压住,不要让空气进去,再包成整齐的四方形。后来被“派到”一间房间,房间有桌子、椅子,那就搭成一个办公座位了。我的座位对面是我的同事。编辑是偏向“门内的人”,“门外”则是需要到店面结账和处理各种店内事宜的店员,“门内”和“门外”这两个地方好像有种身分穿越式似的。 独立书店举办的活动从学术讲座、文学讲座到两性课题、独立音乐讲座、说唱会、脱口秀等。从参与者变为工作人员,虽然不是非常称职的工作人员,但真的学到了很多。 尤其是举办活动细节的部分,讲座主讲人的名牌的称谓、每当活动需要准备给讲者的矿泉水、检查麦克风和音响的收音、投影机和电脑之间如何摆放才能全屏展示、椅子的摆放。如何在收钱的同时还要回答读者的问题或和读者对话(笑)。当时有附送杂志的缘故,所以书店和读者的“通关密语”就像是:“每消费一次我们都会附送杂志。”或是“你需要加入会员吗?”除了常碰到的自己的工作电脑,还会碰到书店内设放的收银机。扫描器“滴”了物品,如果物品没显示在电脑上,就需要手打物品的汉语拼音或是物品全名的繁体中文。以前从事收银员相关的工作时,没有真正地思考物品怎么会那么神奇地就躺在电脑系统里呢,是一个按键就能解决的事情吗?后来每当书店来了新书,需要检查、分类、把新书一本一本地输进系统,再为每一本书拍照和上架的时候,才发现那也是一项琐碎和充实的工作。 啤酒和占卜拉近彼此 那时候从晚上下班改为傍晚下班,再后来换为晚上下班。记得应该是经历傍晚下班的第一天,我和同事都有默契地笑说:“终于看到傍晚的景色了。”以前当夜晚下班,每当夜色靠近,天空出现罕见的天文星象时,总会和同事一起看夜空和拍月亮。放工时,都会等待对方把店门锁好离开,再约定明天见。若是要写书店店员都在书店干嘛,那除了工作,还有别的可以聊。还记得当时来了一位实习生,他有在研究塔罗牌,每次到了放工后,我们都会在店内度过一个又一个塔罗牌佐罐装啤酒的夜晚。参与的就是我们书店的这几个人,以及相熟的朋友而已。虽说是塔罗牌的夜晚,但其实好像是闭上门谈心事的另个方式,有的人问感情运、有的人问事业运。与其说是一种占卜,我觉得也像是书店店员之间的对话,那些私密又难以启齿的事情,大概也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所以书店店员有焦头烂额、灰头土脸、开心不已、痛苦难过,也有喝罐装啤酒配上塔罗牌的时候。
21小时前
5天前
2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新加坡13日讯)女食客申诉,买面后自取小碗和辣椒时竟遭店员大吼,认为对方无礼。店员反指对方擅自伸手入摊取碗,也否认大吼。 《新明日报》报道,这起事件于昨日下午约2时,在诺维娜第二广场四楼的一家面店发生。 不愿具名的女食客告诉记者,她买完面后想再取一个小碗,见店员都在忙,就自己从柜台拿碗。 她说,当时在煮面的一名男店员马上阻止她,还对她大吼说不可这么做。她还指店员似乎看到顾客多拿碗、辣椒就不满。 “我只是多拿一个碗,这家店似乎不愿意让食客多拿任何东西,态度很凶。” 她告诉对方这很不礼貌后就离开了。 记者昨日下午走访面店。据观察,小碗堆放在柜台内,近煮食炉的地方,柜台另一端则放着供客人自取的酱青、辣椒等。 自称阿平的店员受访时指出,他当时只是用正常音量阻止顾客自行拿碗。 他解释说,员工会遵守食物卫生条例,用干净的手接触餐具,但不能确保顾客的手是否干净,因此不让外人碰触,否则可能违反食物卫生条例。 “我用英文阻止她,之后还亲手给她一个小碗,但她拒绝了,把碗大声放回去后气冲冲地离开。” 阿平也指对方态度凶悍,之后返回拍照。 “我们只是按规章做事,对方却无理取闹,我之后将此事上报给公司。我们都有电眼监控可以查阅。” 双方大吵引围观 现场其他不愿具名的公众指事发时两人大声吵架,引不少人围观。 “当时餐饮店还有几人在排队,也耽误了他们买面的时间。” 这名公众也说,店员与女食客的声量都很大。 面店职员还说,女食客放回小碗后,气冲冲地带着一碗面离开,他认得对方是熟客,当下没有阻止。
3月前
5月前
5月前
9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1月前
(新加坡20日讯)男子意图偷龙转凤,以假钻戒换走31万8000新元(约111万8028令吉)真品,却被机警店员识破而落网,不单钻戒没偷成,还得坐牢40个月。 《联合早报》报道,中国籍被告吴佑泉(44岁)昨天(1月19日)在新加坡国家法院承认一项偷窃罪,他面对的另一欺诈控状交由法官下判时一并考虑。 案情显示,2023年10月,中国籍男子陈涵博(44岁)通过微信联系被告,问他是否有兴趣赚快钱。陈涵博告诉被告,要他负责掉包一枚钻戒,并承诺给予可观酬劳,被告同意参与。 同年11月1日,被告和陈涵博一同飞抵新加坡,他们到滨海湾金沙购物商城的珠宝店蒂芙尼(Tiffany & Co.)物色要掉包的钻戒。两天后(3日)两人回中国。 11月9日,陈涵博安排被告独自来到新加坡,并要他回返珠宝店,寻找店内最大的钻戒。被告向女店员声称想买一枚大钻戒送给妻子,店员拿出一枚重3.18克拉、价值31万8000新元的钻戒给被告鉴赏。 被告拍下钻戒的照片并发送给陈涵博,他向女店员称几天后会再来光顾。隔天,被告回到中国。大约一个星期后,陈涵博把一枚复制钻戒交给他。 11月20日,被告再次独自来到珠宝店,他向另一名女店员要求那枚钻戒。女店员把钻戒拿出来,被告拿着那枚钻戒,要求再看其他钻戒,以分散店员的注意力。 就在店员看向其他方向时,被告拿出准备好的假钻戒,一眨眼就把真品换走。被告接着称他要买的其实是另一枚钻戒,想要在店员取回已被掉包的钻戒时溜走。 女店员发现异常    被告当场被抓 不过,机灵的女店员这时发现,她刚收回的钻戒的价格标签质感不同,立即通知同事拦下被告。 人赃并获,被告当场被抓。 根据警方早前提供的照片,案中的真假钻戒形状和大小非常相似,不细看恐怕难以分辨真伪。 控方指出,被告预谋干案,涉及钻戒价格不菲,且还是跨国犯罪,促请法官判被告坐牢至少42个月。(人名译音)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