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熟食小贩

22小时前
6月前
10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新山3日讯)政府11月1日开始让鸡肉价格自由浮动,新山区部份售卖与鸡肉有关的熟食小贩仍未明显感受该机制的影响,不过只要鸡肉每公斤价格的调涨在1令吉以内,他们都会自行吸纳成本,不轻易调整熟食价格,避免增加顾客负担。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数名售卖与鸡肉有关的熟食小贩,他们表示不会因为鸡价调涨就马上调整食物价格,而是先观望调涨的幅度或时间。 他们说,若这周因为鸡价调涨就调涨食物价格,难免吓跑顾客,若鸡价下周调降,业者又跟著调降食物价格,顾客会很混淆和不适应。 他们表示,除非调涨后的鸡价每公斤超过1令吉,而且维持数月,他们才考虑调整食物价格,少于1令吉都是自行吸纳。 此外,他们说,他们的顾客多是熟客或以家庭为单位,因为有顾客的支持才能生存,所以考虑到顾客也有自己的负担,不会轻易调整价格。 鸡饭小贩林伟仁(40岁)说,因为鸡肉价格自由浮动机制11月1日才生效,所以还感受不到该机制的影响,所以没有调整食物售价。 他表示,目前百物价格腾涨,只要鸡价涨幅不高,他不会调整鸡饭售价,因为要是调整后的价格太高,顾客会消费不起。 售卖杂菜饭已20年的江佩妮说,她的顾客都是熟客,所以若鸡价的涨幅不高,她不会轻易调整价格。 她说:“只要涨幅不高,我会自行吸纳成本,维持食物的售价,毕竟我的顾客都是熟客,不随意涨价。” 椰浆饭小贩林开贵(54岁)说,目前还没有感受到鸡价自由浮动机制的影响,但是就算鸡价调高,他会先观望,而不是马上起价。 他说:“不是鸡价一调高就马上调整食物价格,而是先观望,如果涨幅不高就会自行吸纳成本,若鸡价保持在高水平长达数个月,到时才来考虑调整售价的问题。” 另一名椰浆饭小贩洪先生说,若鸡价每公斤的调涨是在1令吉以内,他不会调整食物的价格,而是吸纳相关价差。 他表示,毕竟生意是看长远,不是物价一调涨就跟著涨价,还是要照顾到顾客。 经营西餐档已3年的刘秀宝(42岁)说,若鸡价每公斤调涨低于1令吉,他会吸纳差价,用薄利多销的方式来营业。 他说:“我的顾客大多是家庭客,所以要考虑他们的负担,人家支持我,不可能起价起得太过份。”
1年前
2年前
  (怡保5日讯)米粉每公斤涨价20%,虽然成本增加,部分出售米粉的熟食小贩表示暂按兵不动,不会因米粉起价而调整食物价格,以保住生意额。   《大霹雳》社区报记者走访一些熟食小贩,有的受访者表示今年因不同食材轮番调涨,食物卖价已调整,部分顾客会责骂,生意也受到影响;有者则说为了保持食物新鲜,米粉和其他面食是每天拿货,不会为了省成本囤货。     “大头炒粉”档主李伟鸣表示,因食材原料起价的关系,该档口炒粉今年调整过2次价格,尽管如今米粉要再涨价,他和搭档商量后决定今年内暂时不起价。   他说,要观察明年其他食材是否再涨价,才考虑调整食物价格。   他说,米粉今年已是第3次喊涨,其他面食如河粉已涨价,食客嫌贵会骂,生意跌了约30%,有的食客不明白的调整食物价格不仅是食材原料涨价,还有租金、人工等因素。   “米粉每公斤涨20%不算很大影响,我们还能负担得起,不会为此就转嫁给食客。这一波米粉涨价,不会减少米粉入货量。”     昌记料粉档主李先生指出,市场上许多物品价格上升,打工族负担重,他的档口主要是做打工族的生意,站在食客的立场及不想影响生意,他不会因米粉起价而涨价。   他购买4公斤装的米粉足够应付一天的生意,每天米粉的成本增加约4令吉,若对比所卖出面食的数量,即每天售出逾百碗粉,其实影响微小,因此不会因米粉起价就随之提高食物价格。   “之前我们用的食材价格起价数次,我们还是维持原价,米粉起价我们也会自行吸纳增加的成本,不成问题。”     新鸿记糖水美食店东主曾伙金表示,这次只是单一米粉涨价,其他原材料还未有涨价动静,该店的经济炒粉暂时维持原价,也不会减少给客人的份量。   他说,如果炒粉的其他原料如蚝油、芽菜、蒜米、黑酱油等调涨,他的售价就可能要提高些许了。   询及该店一天的米粉使用量,曾伙金说,平均用一包到一包半,店里没有储藏室,所以是每天订货;他购买的米粉的价格从上个月就已调涨,每包4公斤米粉涨幅1令吉多。   他认为,食物调涨要合理,不能因一点点食材涨价就跟着水涨船高,食材大幅度的起价带来大影响,才可以调整食价。   “我们做的很多是熟客生意,贸然起价食客会反感。”     顺荣煮粉负责人罗家敏说,面食原料价格早前有稍微上涨了,她的面食售价约7令吉,是市场能接受的价格,若再起价恐怕生意难做。   “我们这里的顾客是打工族占多数,市场上经济不算很好,顾客会省吃俭用。除非成本高到无法负荷,我才会起价。”     老友记“Amy煮粉”老板黄美玲表示,这次米粉起价对她影响不大,她维持原价,主要是靠薄利多销留客;目前该档口的肉碎猪肉粉、肉片猪肉粉售价6令吉50仙,其他煮粉售价8令吉。   “食物份量不能减少,一旦‘缩水’就少人来了,必须给足料,顾客才会继续来。”     杂货商李怡发指出,早前已收到供应商通知米粉将起价,有了心理准备,当旧货售罄后,米粉就会跟新价卖,贵来贵卖。   他说,他售卖的大包装米粉为4公斤,之前每包售价约18令吉,过后每包1公斤涨约1令吉。   “这一轮米粉涨价是飙升,上一轮的涨幅是低于5%。我们不会因米粉贵就减少入货量,会维持同样数量,不过目前出现供应商延迟来货的情况,延迟约两个星期。”   李怡发说,顾客不会囤米粉,他的米粉货源充足。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